廖大哥的外婆已90岁高龄,一生共育有五儿一女,自己的妈妈是外婆的二女儿,年幼时,外公外婆为了照顾他,一起搬到了他们家。
几年前,自己的爸妈和外公都先后去世,外婆只能跟着他和妻子一起过。
如今自己三十多岁,一双儿女都在上学,不仅经济压力大,照顾外婆也显得力不从心,老人没病没灾还行,一旦有了病,他和妻子就会忙得焦头烂额。
加上几个舅舅从来没有看望过外婆,妻子的意见越来越大,夫妻俩为此事开始不断争吵。
妻子流泪抱怨:“不是为了你,不是为了照顾你的情绪,我绝对不会侍候你的外婆,她自己有五个儿子,为啥就该我们管?她儿媳妇们天天玩的那么开心,我还要照顾我的儿女呢。”
妻子的话不无道理,外婆的五个儿子有钱又潇洒,却对老太太不管不问。
不忍妻子委屈,廖大哥找到记者帮忙。
李婆婆说,她五个儿子家都在镇上的一条街上,彼此离的很近,和外孙家也距离不远,却对她不闻不问,也不出一分钱的赡养费。
为了解决老人的赡养问题,记者陪同廖大哥推着外婆去找舅舅协商。
首先来到四舅舅家,一栋豪华别墅映入眼帘,家里却没有舅舅的身影,就在廖大哥焦急时,看到四舅和三舅在街上打牌,于是走上前去。
得知外甥来意,两个舅舅立刻不高兴了,廖大哥气的上前一把抓住意见最大的四舅,指责他对老人不孝,几个人合伙坑害自己,简直是猪狗不如,自己的妈都不养,是畜生。
然后走到装聋作哑的三舅身边,指着外婆说:“这是你妈,该你尽的义务对吧,我这么多年也做到仁至义尽了。”
三舅还没说话,四舅突然指着母亲厉声问道:“听说,你要告我们是不是?你到底告了没”?
李婆婆吓的不敢言语,两个舅舅一看,劲更大了,斥责廖大哥说:“这是我们的老人,按道理来讲,你是外甥,轮不到你来说话,凭什么你来?”。
舅舅的蛮横无理,让廖大哥忍无可忍,和他们再次扭打在一起。
看到儿子和外孙打成一团,李婆婆忙拄着拐杖上前劝解,让人寒心的一幕,让一边看热闹的村民纷纷摇头。
众人把他们拉开,四舅上前对母亲说:“你想跟我们住不是?那就拿着你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
母亲搬到自己家,还必须要带着养老保险,围观者都笑起来。
不管外甥怎样斥责,两个舅舅就是不松口,他们是铁了心不管老娘了。
实在没有办法,第二天,廖大哥只能带着外婆来到当地居委会求助。
接待的村干部说,李婆婆的这五个儿子,在当地条件相当不错,房子全是一栋栋的别墅,按道理,没有一个养不起老母亲的。
为了尽快解决纠纷,村干部打电话让李婆婆的几个儿子来进行协商。
协商现场,李婆婆的大儿子首先表态:“我作为老大,应该担负老娘以后的生活,在有生之年尽我们最大的责任,全力以赴,我们五个弟兄,便说你要去哪家,可以无条件去。”
昨天在街上态度蛮横的四舅三舅也赞同老大的说法,愿意赡养母亲。
一夜之间,他们的态度为何会转变如此大?
原来,经过昨天街上的打闹,整个镇上都在议论,陈家有五个儿子却都不愿养老娘的话题,甚至还有人对他们吐口水,说他们也都六七十的人了,孩子们也都看着呢,不久的将来,下场会和他们的老娘一样。
人要脸,树要皮,舆论的压力下,几个弟兄都觉得丢脸到抬不起头来,经过反思,也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如今老娘已90高龄,还能再活几年。
于是几个弟兄一商量,才表示愿意承担赡养母亲的义务。
村干部问李婆婆的意愿,问她愿意跟哪个儿子一起住,愿意哪个儿子供她管她。
李婆婆先是不说话,接着哭了起来,说她哪个儿子家都不想去,更愿意住在外孙家,让她为难的是,她也知道外孙没有义务继续照顾她。
不知是几十年的相处已和外孙一家感情深厚不舍得离开,还是她实在害怕和儿子们相处。
看到外婆如此伤心为难,廖大哥不忍了,说他其实也不放心外婆跟着舅舅们,只要舅舅们愿意帮忙,为他分担一些压力,他情愿把外婆再接到自己家里,哪怕累点也无所谓。
看到这番情景,村干部明白了,老人根本不愿和儿子们住一起。
最后,在村干部的建议下,廖大哥和几个舅舅达成了协议,协议如下:
一,李元珍老人继续居住在外孙家,由外孙夫妇照顾。
二,李元珍的五个儿子,每个儿子每月给母亲400元的赡养费。
三,如果老人生病,不严重的话,还有外孙照顾,如果住院,有老人的五个儿子轮流照顾,生病花的钱,由五个儿子平摊。
李婆婆的赡养问题终于得到了解决,过程却让人百感交集,不知老母亲的眼泪,五个儿子看在眼里,可否有一点的心疼?
老人一生含辛茹苦的拉扯那么多孩子,如今都对她嫌弃万分,想想都觉得心酸。
作为一个90高龄的老人,宁愿住在外孙家,都不愿住在儿子家,难道不是莫大的讽刺吗?
百善孝为先,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一代代的传承,对此,你如何看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