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别久悲不成悲--皮影戏里的悲喜人生

“兰花指捻柔情似水,三尺红台万事入歌吹”

三尺幕布做戏台,舞的不是丝绸水袖,唱的不是昆曲小调,更无丝竹锣鼓,满眼灯火辉煌,只有盘铃声清脆,帷幕间灯火幽微,三两身影幕后曼妙起舞,仿佛梦中传来的声音开始讲述戏中的故事。一个皮影艺人一人就唱就一台戏。悲欢离合都从影中来,起转承合都牵在一根丝上,比戏曲更虚惘,比戏子更情深。

皮影戏艺人表演


皮影戏是中国传统表演戏剧的一种表现方式, 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 是一种以布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表演时, 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 一边操纵人物剪影, 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讲述故事, 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

关于皮影戏的起源,流传最广的是一个爱情故事。传说李夫人死后,汉武帝相思成疾,大臣李少翁用棉帛剪裁成李夫人的样子,用木杆和细丝操控其手足。入夜烛火同名,帷幕后皮影的一举一动,莫不像李夫人在世的样子。汉武帝看了深受感动。皮影戏就此诞生。

皮影戏特点在皮影,本质在戏。皮影戏最吸引人的地方就在于借皮影演绎故事,借虚构人物道出情感。与其他戏曲的表现形式不同,皮影戏并非真人出演,而是皮影在“演戏”,这就使皮影戏具有一份虚惘、梦幻的美。与现实世界遥遥相隔,我们坐在真实世界这头,隔着一层帷幕,远远地观望着那个世界的发生的故事,心驰神往,遥遥思念。除了这份虚幻美,皮影戏与戏曲比在表达感情更加纯粹。相比于戏曲里演员对戏的影响,皮影戏没有角儿,只有角色,没有演员的影响,观众更注重欣赏戏本身,对于戏里传达的情更加投入。皮影戏里的人生,离我们十分遥远,但戏里的悲欢离合却真实可感,穿过两个世界的隔阂连接到一起。某个时刻我们会觉得自己的人生,和三尺帷幕上演绎的人生重合了。

皮影戏里的悲喜人生


皮影戏与诗歌绘画戏曲一样是让人醉心的艺术,许多人痴迷于看皮影戏,玩皮影戏。《大明宫词》里太平公主就十分喜爱演皮影戏,经常和自己的父亲李治一起玩皮影。李治临终还与她演了自己最喜欢的一段皮影戏《踏摇娘》,“看这一江春水,看这满树桃花,看这如黛青山,都没有丝毫的改变,对面来的是谁家女子,生的满面春光,美丽非凡……”

与许多其他传统艺术一样,皮影戏也到了凋零的时代。皮影戏行业正在凋敝,知道皮影戏的人也越来越少。只有在某些村落,还会有上了年纪的皮影戏艺人背着包裹走过一个村庄去演出,为的不是糊口,而是对这份艺术的坚守。苍凉的乐曲拌上咿呀的吟唱,老人们透过泛黄的灯光,看着帏幕上绰约的身影去演绎着不属于这个世界的悲喜人生。

尽管有些年轻人,通过宣传传统文化的动漫和歌曲了解到了皮影戏,并对这种艺术的美产生了向往,皮影戏也像保留美丽回忆的琥珀一样,走到了它写好的宿命中去。虽不可避免要走向衰亡,它的美却保留在了诗书里、影视里、传说里。就像歌里唱的:

“烟波里成灰,也去的完美”。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难忘家乡皮影戏 文/汪云海 我常常以为,记忆是个非常让人琢磨不透的东西,有...
    云海_39ee阅读 1,361评论 0 1
  • 摘要: 习惯有极大的引力,若是我们善加利用,可以利用习惯的“万有引力”让生活更有条理和秩序,这也是提高效率的必备条...
    欢Aili阅读 471评论 0 1
  • Third Qualitative Variable 在以性别为分类的年龄箱线图中,加入每个性别的平均年龄原箱线图...
    esskeetit阅读 361评论 0 0
  • 我坐在夜晚的灯旁,一颗心在静默里游荡。 耳边轻响着在熟睡的孩子的疲乏的鼾声。 孩童的甜蜜的明净的梦。 灰色的飞蛾煽...
    明心123阅读 230评论 0 1
  • 如果不是一面小镜子引发的冲突,我可能不知道你的绝望。 例行的课前背诵朗读,走到你的位置时,发现亮闪闪的小圆镜斜立在...
    飞舞的微辰阅读 521评论 1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