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因为一些事情有些苦恼,一方面我想追求更好的家庭生活空间,另一方面因为社会责任、工作分工又不得不牺牲许多个人时间;一方面想提升自己的个人能力,另一方面却被重复性、无技术含量的繁琐事务缠身。这些冲突让自己感觉每天忙忙碌碌却索然无味,看似勤奋努力却一无所获,直到我听到一本书《你充满电了吗》,让自己很受启发。要让自己精力充沛也就是充满激情,需要关注三个关键因素:创造意义、积极互动、储备能量。今天是五四青年节,在这个特殊的日子也想记录一下自己的所思所想,能够为未来的自己积聚更多的能量。
因为需要挣钱所以需要工作,但工作不仅仅是为了挣钱
去年11月,在生完二胎四个月之后我回到了工作岗位。那时我要面对的不光是繁重工作任务,还有独自面对养育两个孩子(老公外派不能在身边)。于是,我不停的给自己充电、打气,鼓励自己能面对所有问题。上班3个月,我的顶头上司工作调动,留下我一个人面对整个部门的工作,工作量增加,压力也翻了倍。现在,已经恢复上班近半年,有人问过我你这样认真为什么?你有没有考虑过其它生活方式?说实话是有的。尤其是看到两个孩子生病,我却不能全心全意的照顾时,我也不断反问自己,这么辛苦、这么累到底有没有价值。像上面提到过的那本书说的,研究证明:一个人如果越看重个人幸福,他在日常生活中就越容易有孤单和无力感。事实上也确实是这样,如果总是从自己的角度去考虑面临的种种困境,就容易找不到合适的解决方法。
我的工资收入在北京这样的大城市也就算中下水平,我虽然渴望能挣大钱,却对工资收入不太看重,因为没有多少人真正能靠工资在北京买得起房。但是我们大多数人还是在拿工资收入来衡量一个人工作的价值,这的确是最直观的,也是人们经常会陷入的一种思考模式。而优先考虑金钱,会不知不觉分散我们关注生活意义的注意力。俗话就是“谈钱伤感情”,那怎样才能生活的更加有意义呢?我个人还不成熟的观点就是反思+刻意练习,在改善自己心智模式的同时认知得到提升,你会感受到生活的更加有意义。这里的具体方法有很多,多听一听一些“大咖”的分享,也许能有所收获。方法千千万,重要的是找到适合自己的。
原地踏步就是退步,选择平庸就等于邪恶
近日在收听《逻辑思维》时,听到了一个名词很是吸引我——平庸之恶。罗振宇分享:“传统上,我们认为一个邪恶的人是罪大恶极的人,处心积虑,阴险狡诈,满腹阴谋,仇恨社会。但是哲学家阿伦特说邪恶这东西,在现代社会完全可以是一个很平庸的东西,是一个很肤浅的状态。许多的邪恶来自于一个人浑浑噩噩的过日子,不在乎自己的身边发生什么,也不去思考自己的行为是什么含义,不去反省自己的行为会造成怎么样的后果。”想一想身边的确有许多这样的人,最可怕的是很多年轻人在初入职场不久,受身边老同志负面情绪的影响,也变得消极怠工,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如此发展下去真的很可怕。
进入职场5年内是一个关键期也是一个最不稳定的时期,离职人员多是工作不满5年,而利用好这几年,踏实学习,勤奋工作,就能从同一批的同事中脱引而出走上更高的岗位。也许跟我所在单位的工作性质有一定关系,一些年轻人也并不想争先争优,因为他们觉得那意味着付出更多、责任更大、压力更大,而他们宁愿选择“不求上进”,以换来更多的“自由”空间。但是,换个角度想,这也许是一种“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心态,但即便不是这样,再过十年,等大家的差距拉开的更大的时候,我相信平庸的人肯定会后悔自己的表现。因为在该奋斗和付出的年华不去努力,一旦错过了就需要付出更大的代价。
预防成为“职场囚徒”,让幸福更加靠近自己
我们都知道二八效应,就是单位80%的价值是由那20%各方面都非常优秀的员工创造的,而剩下的80%的员工只创造一小部分价值。这样听起来不知道你是更愿意做优秀的20%,还是平庸的80%呢。如果你认同我之前一段的论述更希望自己能成为那20%,那么祝贺你在认知上更进了一步。可是如果我们通过努力成为了那20%,又如何预防自己面对更大的工作压力而产生的倦怠感呢。“职场囚徒”,指的就是公司里那些表面上能胜任工作,但既不努力、又对公司没有正面评价的员工。很多职场囚徒都是企业中层的管理者,当他们在一个岗位上呆太久,对业务烂熟于心,但同时又感觉晋升无望之后,就很容易成为职场囚徒。这个时候,要对自己的定位重新审视一番,评估职业发展潜质,调整到更适合的工作岗位。要知道,单位赋予我们的可能和我们希望得到不一定匹配,就好比干技术的不一定就适合干管理。性格、能力甚至社会关系等多个方面的因素决定了一个人不同时期对不同岗位的匹配度。
最后,借用张德芬的话:驱离要求更多的幸福欲求,勇敢追随自己的心,才会活的愈来愈快乐。有时候,幸福不是得到而是放手,你越去追寻可能寻不到,但是活在当下,活出经常,幸福就自己找上门来。
此文,献给自己,也献给和我有一样困惑的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