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戒学堂年度IP营打卡第14天,2243字,累计 19782字
今天身体的能量值有些低。
早上,老公一个劲地催促,让我跟儿子动作快些收拾,去州医院做检查。
上周,老公告诉我,他检查出了“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需要吃药,担心传染给我跟儿子,要我带着儿子到县医院做个检查。
因为上周工作日实现太忙,虽答应去,但一直抽不出时间。
今天,老公和儿子都在家,于是便决定一同去州医院做个检查。
进医院大门后,在门诊部大门口排队扫好健康码后,进入大厅挂号。
记得几年前来的时候,大厅里排着多路长长的队伍,有挂号的队伍、有收费的队伍、有取药的队伍,大厅显得拥挤而喧闹。
这次来,原来的人工挂号变成了电脑挂号。
不知是因为周末看病的人少,还是因为电脑操作后效率提升,大厅的挂号机旁虽然都有人,但不像原来要排长长的队伍了。
老公要我拿出身份证,在挂号机上一放后,说挂好了,然后带着我跟儿子往二楼诊室走去。
到诊室后,才知道今天周末,“幽门螺旋杆菌”检测停检。
刚好看到心血管科就在同一厅里,心想反正来了,不能白跑,检查一下心脏也行。
我从年青时体检,一直属于心跳过缓型。那时候一分钟心跳不超过60下,医生说以我的体质(曾经是运动员)算是正常。
去年4月份,我到县医院做了一个全身大检查,心跳只有49次,医生说不太正常,做了心脏B超,同时让我配带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
检测结果显示心脏正常,便没放在心上。
但偶尔无缘无故的,心脏会以能明显感觉到不同于平时的力量跳动,这样跳的时候感觉心里一抽一抽的,没什么不适,但这么一抽,让人莫名的心烦。
上周三的上午,心脏又出现了这种情况,持续了二十几分钟后,我打电话给我的一位医生朋友询问。
她调出我上次的检查报告说,应该没有大问题,而且还说只有觉得心脏异样才检测得出,建议我如果下次再有这情况,马上来医院检查。
我留在厅里重新挂号,老公带着儿子先出去吃早餐了。
我刚挂好号,护士小姐姐就叫我号,让我去六诊室。
推门进诊室,里面没有病人,只有一位男医生面无表情地坐在那里,年纪应该有三十五、六岁了。
我坐下后,向医生诉说了我的情况。医生说这种情况要感觉心脏不正常时才能检测,现在无法检测。
医生说话的语气跟他的表情一样冷漠。
专门挂号进来检查,医生说这么一句话,我当然不可能走了,我想向他咨询的详细点。
我又问他:“以你的专业经验判断,我这大概是什么问题?”
他说:“估计应该是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有什么危害?”
他这么说我更想搞明白了。
“心律失常可分良性和恶性,要么给你开点药。”
给我开药?检查都没检查,就开药?
心里这么想着,但没说,嘴上拒绝了医生的建议。
医生又建议给我开动态心电图检查。
由于不知我下次哪时会心跳异常,于是我又拒绝了。
看医生那冷漠中带着不耐烦的表情,明显下逐客令了,我准备起身走了。
起身前,我顺便又问了句(问了句啥,现在记不清了,想来是有些重复刚才的话)。
可能是这医生早上遇到烦心事不开心(全程说话冷冰冰),可能是要给我开药、开检查被我拒绝影响了他的收入(从后面他的说话中感觉病人开药之类应与他收入挂钩),可能他觉得我啰嗦。
他这时语气不只冷了,而是冷中带着烦:“说了要检查才知道,我又不是算命先生,给你算得出来,”
医生全程没个好脸,我都忍着,现还拿腔调,真有些忍无可忍了。
那一刻,心里涌上无数个念头。
一个声音说:“算了,走吧,保持应有的修养。常说‘不与恶龙斗’,与这条恶龙斗什么。
不是说‘愤怒是无能的表现’吗,不能当个无能的人,不能愤怒。”
这样想着,我站起来,走到门边将门拉开。
在要出门的瞬间,听到心里的另一个声音在说:“善良要有锋芒,你这样走了,心里不憋屈吗?这不会显得你有修养,而是软弱。”
于是,我停下来,对着他提高声音说:“你怎么全程没个好态度,我又不欠你的,我花了14块钱挂号费,5块钱的话都没得问的,从进门到现在,全程还没待上三分钟,而且门外又没有病人等,你随时摆个脸赶我走干什么。”
他听了这话,声音也提高说:“那你别挂14块钱的号,去挂5块的去啊。”
这可把我真气着了,怪我没有跟人吵架的经验,当时竟不知该如何有力地反击他(出门后,我才想到,应该这样反击:“如果知道有你这么种医德的医生在这儿,别说5块,你连负数都不值”)。
我只是文绉绉地说:“现在这形势,全国上下的服务行业都在提倡为民服务,你这态度当什么医生。”
他听了我这么说,语气有些软了,答:“我一天要接待多少个病人。”
这时,门口围了三、四个看热闹的人看我俩你来我往的唇舌之争。
他可能觉着影响不好,便说,算了算了,我退你的挂号费,今天你的这个钱我不赚了。”
看他偃旗息鼓的姿态,我也不想与他再纠缠,退了挂号费后离开了。
这件事已经过去了,感觉虽不致于让我不开心,但好像一直忘不了。
这是什么心态?
一件这么小的事,一个完全不相干的人,能让我一直记着。
是修心还不够吧,还需要继续修心。
同时,经过这件事,我对自己平时的工作态度也作了认真的反思。
作为一名窗口单位的民警,平时在工作中,时刻牢记着“窗口是展现公安机关形象的阵地”的宗旨,对来办事的群众始终保持着热情接待、耐心讲解的态度。
但有时候遇到有些群众,你给他仔细解释三、四遍后,他还是问相同的话时,脸上虽然还保持着职业性的不动声色,但心里已经烦得翻江倒海。
这种心里状态是不对的。
尽管群众不能感知你的内心,但这个状态有可能哪时就会控制不住而爆发出来。
换位思考,万一哪天爆发,我跟那位医生又有什么两样?办事群众的感觉跟我今天的感觉应该也一样吧。
只有内外一致,心无烦燥,才能将工作真正地做好。
这样,也才能让一颗心不断得到修行,以致于获得一份真正的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