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尤其喜欢在写东西的时候用上“后来”这个词,“后来我慢慢长大”“后来我喜欢上了别人”“后来我也孑然一身很多年”“后来我又恋爱了”,就好像长大只是一瞬间。但长大哪能只是一瞬间的事呢?
多少心酸不可告人,多少光阴都只有等。
16岁那年面对未知的岁月长河,“一生的快乐时光在20岁之前就享受完毕,再往后也只是忙于生存和应酬,那我的青春和我都算是死了吧”,我当时擅自这么想着。
与友人谈论“死”时,我想到了倾心于死亡的海子。
然而2013的列车真的开到了2019,我仍不以为耻地按部就班地活着,一点也不兑现16岁时的诺言。若是真有一点惭愧,只能借用李逍遥的话——
“我一生欠人良多,自己倒活得逍遥自在”。
后来我也尝试过,尝试吸引一些人的注意,尝试寻找那片“归宿”一般的地方,尝试用“玩”来填白生活,研究生入学考试也是尝试之一,不出意外地这些尝试都收效甚微。倒是某个暴雨的街道,那个骑着自行车已经分不清雨水与自己的夜晚,让我真心地希望“漫漫长夜,永无尽头”。
但话说回来,我究竟欠了些什么呢。绝大多数时候我都温柔地对待身边的人。我很想横眉冷眼地与世界分庭抗礼,我不想输,不想成为“为XX而活的我”。却慢慢地这份情感只是沉淀给了自己,也浮现在我听的歌里,“消え”、“えいえん”、“さよなら”这样的词出现的频率愈来愈高。当然我也偶尔温柔地对待自己,用很多方法来压制内心那独白的声音,一些方法短暂地有效,一些方法让那声音愈来愈响。
我喜欢跑起步来和自行车上的感觉,那是种不会停下来地、不需思考自身地一直前进下去的感觉。能够忘记自身的存在对我吸引力很大,因此我喜欢看别人的故事,却绝不喜欢当故事的主角。手机会记录跑步、骑车的轨迹和速度,这总是让我想起从前崇拜速度的年纪,相信速度可以改造人类社会,甚至追回已经失去的东西。然而速度只是一串数字,“数字”对于有心人来说是“数据”,对我则只能是自我安慰。
关于人的孤独感究竟从何而来,许多学科都作过很不完美的解答。心理学的解释让我不敢相信,哲学的回答更让我感到玄乎,当我转头想在天文与宇宙中寻找慰籍,却发现这份孤独感因为自身的渺小被无限放大。
翱翔于天的蓝与海的清之间的白鸟,无论悲伤与否,无法相融。
22岁的生日悄然将致,回想写《20岁生日记》的17年夏天,感觉上并不遥远,但具体的细节已经回忆不起来。22岁的当下,“今后也要好好加油”、“开开心心地过每一天”类似这样的话,说不出,可是即使说不出的话也要照做才是成年的人的世界啊。
停笔之后,生活回到正轨,“我”又开始飘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