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共享——读书、思考也是一种生活方式,摘取最触动我的部分,共享思考。
这次我看的第11本书是叫做《如何阅读拉康》,我觉得哲学使我们更好的认识自己的一个途径,我没办法都很难的哲学书所以选了这本书作为折中。
拉康·雅克是精神分析领域和哲学界的一位不可饶过的重要人物。他被称为他被称为在弗洛伊德之后最有名气也最受争议的精神分析学家。
拉康从语言学出发重新解释了弗洛伊德的学说,而这本书是斯洛文尼亚籍的当代哲学家斯拉沃热·齐泽克对拉康学术的解读。书里有很多关于哲学的概念不那么容易理解,但是比起直接阅读原书来说是更容易理解的书籍。
下面也来说说我的心动点。
潜意识与无意识的区别
虽然原来也有对自我本我超我的一个理解,但是觉得书里的理解更加的透彻。
自我=社会标签,本我=个人欲望,超我=内心道德。
无意识和潜意识的是区别于这三我的存在。他们是在我们没有三我觉知的情况下控制我们一举一动的存在。
提到无意识概念最早是由弗洛伊德提出,又把它称为潜意识,所以弗洛伊德是第一个在近代科学基础上真正分析潜意识的。这个小知识让我觉得很长见识。
潜意识与无意识的区别简单来说:
潜意识是只我们记忆中的一切,也包括我们不记得的部分。
无意识就是记忆中我们不自觉在乎的部分。
它们的关系是无意识是潜意识的一部分,但是不等于潜意识。
大他者的存在
书里对大他者的解释是:大他者=在特定语言系统中的终极解释者=宇宙中的大BOSS
它构成了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语法规则也决定了什么应该被讨厌什么应该被喜欢。
拉康认为,作为终极解释者的大他者,在无意识的层面中将被我们认知为一个「理应知道的主体」(the subject supposed to know),它能解释我们一切行动中的矛盾,而且能以特定的对象作为其代理人。
我喜欢的一个部分是从大他者的角度讲了我们为什么会欲求不满的原因。
因为欲望绝对不是由单独的个人产生的,往往可能是他人的欲望。我们的欲望结构像像性欲一样的喜欢占领,倾向于把异己的东西强行的占有使它变成自己的一部分。
从这个角度去思考自己的欲望,不难得出为什么有时候我们的欲望达到了但是却没有那么欢喜,那很有可能是欲望承载了太多他人的成分,虽然我们的欲望不可能绝对的个体化。也可以理解为当个人和环境的大他者一致时一个欲望往往就是正向的,反则反之。这也许是为什么同一件事在这个环境里我们会很开心,在另外一个环境里我们会很难过过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