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有山水过长安
我亦曾以为,人生最大的悲叹,无非是“所爱隔山海,山海不可平”——那迢迢山水,横亘眼前如绝望深渊,使心之所向永成镜花水月。
后来方彻悟,海深自有舟楫可渡,山高亦有蹊径可通。真正横亘于前的,何曾是那巍巍山海?分明是“人心”二字,其深如渊,其坚似铁,最难逾越,最难抚平。世间何人不曾怀抱遗憾?只是有人不轻易喊疼罢了。回望那煌煌盛世长安,纵然三万里锦绣河山,又何处不铭刻着深深的遗憾?
高适半生蹉跎于梁园种菜,空负凌云笔,暮年方得志。李白纵有“大鹏一日同风起”的豪情,却从云端跌落,身陷囹圄,晚景道出“富贵与神仙,蹉跎成两失”的苍凉。他们的一生,仿佛都在“变化”的激流中浮沉,所行之路,几时真能随心所向?
原来这人之一字,竟深藏天地玄机。那落笔一撇,力透纸背,写尽前半生焚膏继晷的执着与奔赴;继而一捺,由浓转淡,缓缓舒展开来,便勾勒出后半生千帆过境的释怀与沉淀。生命长卷,正是由这看似简单却饱含张力的两笔,庄严写成。
一切都在变化,且都难随本心。因此更当懂得:心有山水不造作,静而不争远是非。行于世间,如舟行水上——且停且望且随风,且行且看且从容。这“停”与“行”的节奏,便是对无常最深的接纳。当心内自有山水滋养,我们便更能不念过往烟云,亦不畏将来风雨。
人生如寄,遗憾如影随形。然唯当心间筑起山水之境,才能在光阴的潮涌中,寻得一份沉着。那长安城头的万古明月,照见过往行人无数遗憾;而今日我们胸中的丘壑,则足以涵容命运抛掷的万般滋味——以山水之静,映照尘寰之动;以从容之姿,回应岁月沧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