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引用一段话,我基本上就是被这一段话圈粉的。
1.虽然我自己有明确的观点,但是我不喜欢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有时候,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才不得不给别人的思想打分。
2. 我喜欢的课堂永远是“苏格拉底式讨论”的课堂。在那里,没有尊卑贵贱,没有先来后到,而只有提问、回答、交流、比较和碰撞。权衡一种观点,尤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观点,其标准往往不是对或错,而是高或低,轻或重。
3. 如果你觉得你在我这里能够学到一点东西,那么对我的最好的奖赏,就是你倒过来教我一点你觉得我应该知道的知识,这就是对我最大的奖赏。
4. 我最常布置的作业,就是让你随意挑选一个经济学观点,清楚准确地陈述正方观点,然后同样清楚准确地陈述最强有力的反方观点。你站在哪一方并不重要,学会如何判别思想的高低轻重才重要。
5. 鼓励大家预习,因为我希望你能够把握一个稍纵即逝的机会。这个机会永远不会再来了:你既知道下周的话题,但又还不知道具体内容,这样你就可以利用这个机会来练习,如果你来讲这个话题的话,你会说些什么。再过两天,你就能够看到其他经济学家的观点。到时你就不能装着自己不知道了。
6. 通过这种切磋比试,你得到的不是我给你的分数,不是我灌输给你的观点,而是一周一周积累的思考的功力。
这段话已经看过许多遍了,但仍然非常喜欢读。或许,这段话满足了我对一个好老师的所有想象。
我大学的专业是国际税收,所以学过一点粗浅的经济学知识。
在我的印象里,经济学就是一大堆的啰里啰嗦的概念,数学公式和图表,麻烦死了。 而平时从媒体接触的经济学家,经常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听起来都很有道理,真要让他们预测一点什么,从来没有一个准数。
所以一开始我是对得到的经济学课没什么兴趣的,也没有听说过薛兆丰。
刚开始,在得到APP里,叫薛兆丰的北大经济学课。 我并不准备订阅,只想跟学友们在群里分享着看。
因为我当时已经定了九个专栏,看不过来了。 但到最后还是没忍住,订阅量都快突破20万的时候,终于自己买了。
这个专栏真的很精彩,每一篇都读来兴味盎然,同学们的留言也精彩纷呈,观点的争论,思想的碰撞,让人真切的体会到,获得知识本身就是一种快乐。 专栏后来的名字改了,也就是现在的,改成了薛兆丰的经济学课。
唯一的区别就是把北大去掉了。 可是,有没有北大谁在乎呢?
在得到学友群里,曾经看到过一篇文章。有个名字比较萌萌哒的"正牌"北大教授,提出:薛兆丰老师,不是北大的"正宗"教授,没有正式编制。他教授的所谓经济学,很多东西都是错误的,等等等等。
当时读了那篇文章,我的内心就是很不屑的。甚至多少有一点愤怒,因为感受到了对我们这种读者的智商上的侮辱。
作为一名经济学教授,你大可以反对他的观点,提出更加强有力的证据,把他的观点驳得一无是处。
如果真的打起这种嘴仗来,我这种读者是喜闻乐见的。就算当个吃瓜群众,也是看热闹不嫌事儿大。
拿着北大教授这个编制说事儿算什么呢?正式工看不起临时工吗?用这种做法和理由想获得支持,是对我们这种高自尊的人的一种侮辱。
对我这样的读者来说,他是不是北大教授,在我对他完全不清楚的情况下,需要北大这个招牌作为一个背书,以显示出他有值得我信赖的学术背景或者知识结构。
现在我通过读他的专栏,真正的喜爱他所传达的思想,真的喜爱他的思考方式,和分析问题的角度。
这个时候,他是不是北大的教授很重要吗?他的观点对不对很重要吗?我们并不是在参加什么考试,需要通过一个确定的答案,获得考试分数。
我们来专栏学习,就是为了思考和提高。我们学习的目的,是享受知识的快乐,享受思辨的乐趣。 还有寻找更多看问题的视角,分析问题的角度,提高自己思考的功力和表达的能力。
这些如果一个专栏能够尽最大程度的做到了,那就是一个好专栏。一个老师在这些方面对我们有启发,有提高,那就是一个好老师。
事实有真假,观点无对错。
就像薛兆丰老师说的,一个思想有轻重和高低之分。
权衡一种观点,尤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观点,其标准往往不是对或错,而是高或低,轻或重。
我的理解是,一个观点的轻重和高低跟是谁说的,没有必然的联系。 就好像小区门口的保安说,天空是蓝的。
你完全可以跟他抬杠,说天空不是蓝的,下大雨的时候天空是黑的,出晚霞的时候天空是红的。
或者你可以说,不,天空不是蓝的,天空没有颜色,你所看到的蓝色只是一种现象。
如果你这样说,或许我们可以一起愉快的来 辩(抬)论(杠)。
但是你不应该说,一个小区看大门的,凭什么说天空是蓝的?你真的知道什么是天空吗?你真的知道什么是蓝吗?
如果你这样说,对不起,我只能表示不屑,并且敬而远之。
当然,我并没有因为不不屑于他的对立面,而对薛兆丰老师更加崇拜或者喜爱。
我想,薛兆丰老师和得到,也不会在乎这些低层次和幼稚的粉丝式的崇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