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接到了一个公司人事的电话,说是在一个网站上给我发了面试的邀请,没有收到回复,就想通过电话沟通一下情况。
对方简单地介绍了一下公司的情况以及职位的情况,询问了我的意向。
我并没有直接回复,礼貌地问道:“您是否详细看过我的资料和相关的工作经历?如果您看过的话应该会知道我之前从事的行业与职位同咱们公司的要求都有一定的差距,所以我想您要不要再认真、完整地查看一遍。”
她好像有点惊讶,顿了一小会说道:“我们给您打电话,通常都是认真看过资料,觉得您合适才会与您联系的。”“我觉得您方便的话可以过来面谈,毕竟是找工作嘛,也算给自己多一次机会。”
一般来说,找工作都应该抓住尽可能多的面试机会,只有面试了才有录用的可能。为什么还要冒着失去面试机会的危险,多说这些话呢?
这是因为在几天的面试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公司对于自己需求的人才标准认知并不是那么清晰。同时,公司的人事与实际用人部门以及真正的拍板人三者之间存在着不同的评判标准。导致很多时候面试过程冗长。
另外,有些公司为了提高招聘的成功率,会在面试现场推荐其他相关的岗位。这让我觉得自己像个皮球。
当然,还有其他的因素,只是没能准确表述出来。只是希望,每个招聘单位和应聘者在面试之前尽可能沟通清楚,减少不必要的时间浪费。
每一次的面试对于应聘者来说都是一次希望,希望,如果由于面试前的草率,而导致希望一次次的破灭,这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不小的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