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我的爸爸妈妈,把我带到这个世上。让我有了这六十年的生活经历,从肉眼看不到的生命体到堂堂七尺男儿(据说古代的七尺就是现在的1.7米高,所以我当之无愧);从蹒跚学步咿呀学语到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行为有自己的结果。六十岁了,我不成熟,六十岁了我还在进步或者是发展,虽然我现在很懒惰,无精打采,但我感谢我的无精打采,它使我感觉自己的无所事事,了解我的寂寞空虚。假如我每天早上为大家做饭,送孙子上学,接孙子放学,我就会觉得自己很充实,没有白过这一天的光阴。我现在可以很明显地感受到每一天的“空”。不记得在哪看过“空日子”这个词。极简主义者都会说:“简约就是把家里的无用的可有可无的东西扔掉,给美好留出空间。”物质实体是这样,精神世界何尝不是呢。爸爸妈妈给我很多,我为他们做的很少。过去我常对别人说,好好待你父母,别等他们不在了你再想做什么已经来不及了。最近娘家嫂子也说起了这句话,大家都不齿,也许因为她太不得人心,也许不应该劝人做事。爸爸妈妈都是离世太早,那时我还在满世界的漂泊,好像是做着天大的事。实际上就像大学时爸爸省吃俭用为我买的砖头松下录音机,因为我要“学英语”,没有听听坏一盘磁带就听歌了。当我展示给别人的时候,我仍然说是学英语的。
最不能忘记的一幅画面是到养老院看母亲,我被告知不能接触,怕她情绪不稳行为过激不好管理。我就只是远远的看着坐在院子里石凳上的母亲,她的身体弯曲成一个圆弧,头抬着从圆弧线上突起。眼睛望着远方,不知道在看着什么或者盼着什么。想儿子了吧,儿子是她的骄傲是她的依靠甚至可以说是她的人生支柱。儿子在他眼里是有光芒的,是没有暇疵的。但是儿子也就像辉煌的落日一样远远的照着妈妈然后远去。也许这就是儿子的意义。操碎心的妈妈,偶尔内疚的儿子。这就是世道吧。
本来想想奥斯卡奖得主一样,说一番获奖感言,刚说到父母就过不去了。时间到了,得回家了。有时间再感谢我的其他朋友,我的生活是由他们像珍珠一样串成一条项链的。独一无二的,只属于我自己的项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