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的遇见

最美的遇见

时光匆匆,年华易逝,转眼间已进入了年终岁尾,这一年发生了很多事,遇见了很多人,就以此文做一个岁末总结吧。

一、遇见《诗经》

谈到《诗经》,其实我已经读诗经很长时间了,早在五年前,我就曾经做过一个诗经中的爱情篇,对诗经中的情诗做了一次解读。当时我就自己对自己说,我要把305首诗经全部解读完毕。但是,由于自己的惰性导致直到现在也没有完成,很是遗憾。这几年间有时候想起,我会觉得有一些愧疚,总感觉缺少点什么。就在今年年初,某一天完成手里一部分冗杂的工作之后,忽然间有一种自我厌弃,觉得自己做的事情毫无意义,每天都在重复,每天都在挣扎,于是,今年的春天,我下定决心去完成我曾经的那个目标,就是用一年的时间把《诗经》全部解读完毕。

我深知下定决心很容易,坚持才是最难的。抱着丰盈生命的信念,我又一次走进《诗经》,我从《关雎》开始解读起,一点点的用文字去靠近那个时代,靠近先民们,靠近摇着木铎采诗的浪漫时代。再次阅读《诗经》我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的认知悄然发生着变化,《关雎》我在多年前曾经读过,再次阅读,有了很多不同的感受,这是成长也是阅历。可能平时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是我的文字已经发生了变化,原来,我的阅读、我的认知会在不知不觉间发生着很大的变化,这是生命的沉淀亦是时光的馈赠,我也是欣然接受。原来读诗经我只是从文学的角度出发,从诗歌的赋比兴去解读。再次解读诗经,我明白文史哲不分家,要想深入了解诗经,一定要了解当时的历史。所以,我除了阅读解读诗经的《毛诗序》、《诗经原始》等书,我还会用《史记》、《左传》、《吕氏春秋》等史籍相互印证着阅读。比如我在阅读《邶风·燕燕》一诗时,据《毛诗序》所说是卫庄姜送归妾,但是着墨不多,我就用《史记》和《左传》相互印证着阅读,更清楚了卫庄姜所处的历史背景以及她的地位,为这个远嫁到卫国的诗经第一美女的红颜薄命而掬一把同情泪。

很多诗歌也会给我带来不一样的感动。比如春天阅读的《卫风·芄兰》,在读到这首诗歌的时候,有一件事我觉得令我啼笑皆非。似乎我们这一生都在不停地追寻当初唾手可得的快乐,可悲的是,当时的我们并不知道而已。正如我现在羡慕儿童简单而充满童真的快乐,巧合的是我所羡慕的儿童正在羡慕我每天可以涂上口红开车上班,完美的形成了一个成长的闭环。今天的我透过这首诗歌仿佛看到了几千年前的那对青梅竹马,见到了一对两小无猜的小儿女之间的欢愉,见证他们渴望成长却活在最美好的年纪。是呀,生命是一场有去无回旅行,我们都用朴素而独特的视角,与未经人事的童年自己见证着长大后的一眼千年。

就这样,自春天开始,我就过上了一种非常充实的生活。每天就是在阅读诗经、查找史籍、敲击文字中度过。暑假期间,我还赶了一把时髦,学着把我的解读录下来发到抖音上,直到儿子没有时间帮我剪辑视频的时候才不得不停止。就在我重拾写作,每日忙碌不停之际,我接到了李老师发给我的教育写作班招募通知,命运的转轮开始慢慢启动了。

二、遇见“爱写班”

有一句人们都非常熟知的话,那就是“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不过,在这件事上我觉得应该不是偶然,更像是是生命行至此处的水到渠成。

我爱阅读。这个爱好我曾多次说过,已经到了每天不阅读都会睡不着觉、吃不下饭的程度。书中的那一行行文字于我,就像是一位挚友,或是一位名师,亦或是魔法师,对于我来说文字的魅力太大了,无时无刻不在吸引着我。阅读的量多了,其实我已经渐渐有了输出的欲望,只是一直缺少那么一个契机。直到2019年,在李老师的倡导下,我们几个志同道合的小伙伴组成了一个写作交流小组,约好每周完成不少于2000字的文稿,我欣然且倍加珍惜地加入了。于是在几年里我一直坚持每周写作,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几位伙伴相继退出,没有革命战友的我逐渐陷入了倦怠的状态。从去年开始,我就是一种偶尔会写,但是从来不会和别人分享。由于缺少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互相促进,我也渐渐失去了写作的动力。直到今年春天,在自我生命认同的激发下,我又开启了写作之旅——我开始解读《诗经》。整整6个月,我保持了每天一篇的写作进程,因为这源自我生命深处的原动力。就像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中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

我想努力的人是有一种福气的,在我写作进行的如火如荼的时候,我来到了爱写班。遇见了张文质老师,遇见了爱笑的晓霞老师,遇见了一群热爱教育、热爱写作的朋友们!我第一次觉得,我不是不融入人群的特立独行的人。三天的学习,那么的快乐,那么的充实,又那么的激情满满。我也暗自下定决心:我也要写一本书!于是,我在培训期间,就联系了小尘老师,报名参加挑战300天写作!到今天,我已经打卡126天了,挑战日程已接近过半,与大家一起努力,一起成长,我倍加珍惜,我想终有一天我会出书的!我想这一天也许不会远!

这么多年的大量阅读为基础,加之对生命的体验与思考,恰逢基于自身生命的需求而发生的主观性表达的需要,在这样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之际,又遇见了爱写班,且报名参加了挑战300天写作,这一切,成为我生命体验的顺其自然。

三、遇见成长

我早已进入不惑之年,但依旧是承欢父母膝下的心头之宝。我自出生直至现今,除了外出求学的三年,一直没有离开父母身边。因为我的工作原因,即使是结婚后,也一直在父母身边。每天下班之后,回到娘家,就能吃上热乎乎的饭菜,和母亲聊聊天,只有在过年前,我才能尽到一个女儿的责任,因为每到过年,我会给父母都买上一身新衣服。看到父母高兴的模样,这时幸福感具象化了,觉得自己的努力工作换来了幸福的模样。

这样的日子持续了二十多年,我也以为可以一直这样下去。但是,就在今年,父母让我一下子感受到了:他们老了,他们真的老了!

年初,母亲告诉我她在院子里溜达的时候忽然晕倒了。我一下子急了!在母亲毫不在意的拒绝下,马上张罗着带母亲去看病。我联系好了专家,马不停蹄地带母亲去医院看病。驱车到了医院,看到母亲不知道怎么走、怎样做的样子,我内心一下子破防了:原来,不知不觉中,我已经成长为一棵可以为妈妈遮风挡雨的大树。我慢下脚步,搀扶着母亲,像小时候妈妈牵着我的手那样。我让母亲坐在椅子上,让她在原地等着我,我就开始了跑上跑下地忙活。检查结束,母亲的心血管有一些小问题,开了药我就带母亲回家了。母亲回家之后,对父亲说:“你看,孩子生下来你还要送人呢!多亏了我二女儿孝顺我。”

就在前几天,父亲说左眼有一些模糊,我当时就觉得应该是老年性白内障,就又在父亲的拒绝中带他去医院了。父亲已经有一些老年痴呆的症状了,记忆力极差,我带父亲来到医院,看着父亲步步跟随的样子,我第一次意识到,我心目中那么强大的父亲已经到了需要女儿照顾陪伴的时候。

这两次带父母进医院检查身体的经历,让我体验到了真正意义上的成长,我已经长大了,我必须要强大起来,强大到不光需要引领孩子成长,强大到还需要照顾我的父母,包括生活中衣食住行的一些小事。

2024年是不平凡的一年,2024年同样也是充实的一年,我遇见了很多改变我生命的人,也遇见了改变我的事,同样,我也对生命有了更深的认识。希望2025会更好!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