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的我,最喜欢干的三件事

先说说我的情况,我是一个教育工作者,周末有课要上,其余大把时间是居家的。羡慕我生活的有之,说这样的生活就是向往中的生活,时间自由,想干嘛就干嘛;好奇者有之,多无聊啊,生活没有规律,干啥都没劲。

要问我有啥体会,居家时间也不短了,我的回答是:

至今,这样的生活状态,我逐渐爱上了。因为我找到了乐趣所在,摆脱了无聊,越来越享受独处的时光。

作为一个资深的居家中老年妇女,我最喜欢干的三件事:

阅读与写作

阅读是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增长见识的最容易,也是最佳的途经(网络太容易让人分心)。写作是我阅读的动力。

爱上阅读,从而在阅读中的收获,也是一个过程,我是如何从量变到质变,中间经历了什么,以后有机会给大家做个分享。

最近几年,每年大概会读三十本书,平均到每个月至少2本。

比如,这是2月份和3月份的阅读书籍,超出平均数。

这是本月的,这是常态。

我的阅读书籍范围很广,主要是以增长见识类书籍为主,辅以文学作品,为我的写作注入源头。

阅读也是很好的排解情绪的途经,长时间居家,难免情绪低落,那就找一本好书,忘却尘世的烦恼。一本书看完了,大概率整理好了心情,重新出发。

写作至今也是我的重要工作和生活方式之一,我信奉一个教写作的老师,自己必须拿起笔来下水写,才会真正知道学生写作过程中的痛点,需要解决的点,从而比较精准地制订教学内容。

这是我最大的体会和感受,确实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学生和家长的反馈就是最好的证明,其实每一节课上下来,我无需反馈也能确定有没有辅导到位。

还有一点甚让我得意,每当我要求学生写作时,我可以放大话,三年时间里,我已写了将近60万字,今后或许会整理出来。

写作,真的是人人必须掌握的一门技术。我对学生说,提高成绩只是顺带的,写作将来会让你受益无穷。

喝咖啡

每天叫醒我的不是梦想,而是一杯咖啡。

这不是一句戏言,我是一个深度咖啡爱好者。

最早,电视广告上深入人心的广告词:某某咖啡,味道好极了!我就是从那时候爱上的。

那些年,早上进入办公室,第一时间烧好一壶水,泡上一杯三合一的鸟巢咖啡,让氤氲的香气弥漫开来。落座后,啜一口“三合一”,咬一口大饼油条,中西结合,独创搭配。这顿早餐下肚后,电量瞬间拉满格,进教室都会脚下生风。

中年后,秉持健康的理念,自己磨咖啡,和着牛奶冲泡。就因自己所爱,乐在其中。

至今品尝过很多的咖啡品牌,不过很惭愧,也品尝不出其中的奥妙来。相对于这点来说,我又称不上合格的咖啡爱好者。

居家后,也会上星巴克,找一个安静的角落,一人独处一个下午的时光。也上网红咖啡店,不是为了摆拍,纯粹是找一个好的环境,坐着发呆也好。

出游

居家后,我实现了出行自由,且是错峰的,高性价比的出游。

周围近的,平台上看到好玩的地方,完全可以兴致所致立刻实行,自己驱车去的,坐公交地铁的,甚至步行的,说走就走。

有时候,甚至都没有选定出行的目的地,出发了再说。走到哪里算哪里,有兴趣停留哪里都可以,啥时候想回来就回来。

上两天,被热浪搅得烦躁不已,去了四明山顶。来回四个多小时的车程,只是到了山顶呼吸富含负氧离子的空气,吹清凉的山风。直到夜幕降临,还留恋在山顶上,回到家已是深夜。

远方,也实现了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程。

那年,偶然间看到机票白菜价,一个小时之内,说服父母,订上了机票,一个星期后走在了成都的街头。

这要是在打工期间,绝对是实现不了的梦想。

说在结束

居家,说起来简单,尤其是现代人类社会的焦虑无所不在,人人都在卷,人人都会焦虑,居家是一种心态,也是一种技术活。

我的居家生活不是一开始就那么丰富,也经历过一段茫然的,无助的,没有导向的生活状态。通过不断的摸索,不断的尝试,不断地体验,逐渐地走了出来。

独处本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