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本书中,东方(中华)学习模式定义为“美德取向”,西方(欧美)学习模式定义为“心智取向”。(*是否得当姑且不论。但是关于东西方学习者特点分析似乎很有道理,所以摘记如下。)
西方学习者最重要的四个特点:
第一,学习者要具备并能善用良好的心智。自古希腊以来,西方坚信每个人天生潜能不同,有些人较好,而有些人可能资质平平,从中分别出最优秀的学习者在西方学习传统中一向很重要。心智不会自己变优秀,它需要培养才能发展完全。关于心智发展,早期的思想家主张对儿童施以严格的训练,17世纪以来,教育理论家和从事教育的人士越来越倡导给予孩童智性刺激、爱与关怀、丰富的经验,还有社会参与及互动,因为他们认为这个过程有助于儿童心智能力的开发。而拥有良好的心智,其目的是要能善用之,因此,学习者可以借着批判性思考来寻求确实可靠的知识和真理,并做出合理的判断和明智的决定。(*一个人不会无缘无故地就“聪明”了,当然,不是每个人都为学习而生,确实有不适合学习的学生。因此,作为教育者,理应为学生创造适合的学习情境、学习支持、学习方式,同时,兼顾当一个学生未来不能以学习成绩谋出路时他将成为什么样的人?)
第二,学习者有天生的好奇心、兴趣、玩性和发自内心的喜悦。这些特点会引导出儿童追求知识和理解世界真正的动机。(*当兴趣可以转化动机,当学有所得之后能感受到发自内心的愉悦,真正的学习才会发生。)
第三,学习者想要探索世界。对学习者而言,能时时保持开放的心灵和寻根究底的自由精神是很重要的。一个好的学习者一方面应该会表现出对整个世界发自内心的兴趣;另一方面,会运用心智去探寻并找出答案。(*“开放的心灵”“自由精神”是学习者难能可贵的品质)
第四,学习者把了解和掌握世界当做学习的终极目标。这样的学习会表现在一个人真实的洞见、创造力、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方式中,这类的成就表现出学习者的个人才华并值得奖励和赞扬。(*学习也需要大格局和大视野。)
东方学习者的特点:
东方学习者受儒家学习传统影响,学习目的和过程与西方有着截然不同的价值观。
第一,完善自我。人生最重要的目标是“自我完善”,也就是在道德和社会层面上自我修养——“修身”。一个人心智上所关注、思考、实践和生活的对象是他的自我,而非外在世界。自我是一个人要加以磨练、改善、美化并完成的事业,但没有人生来就知道要如何去做,所以必须要学习,因此,人一生中为追求自我完善所做的种种努力共同构成了学习的核心意义。孔子及之后的儒家学者构建了“五伦”体系用于规范人际关系,又在此基础上,提出思维道德准则——礼、义、廉、耻。然而这并不是追求人格完美的重点,对孔子而言,最高层次的自我修养概念是范围更广大的“仁”,孔子把致力追求“仁”的人称为“君子”,这里的“君子”不只勉力自我修养,也愿意帮助别人达到完美人格的境界。孟子讲孔子的基本学说发扬光大,并进一步提出人类道德发展的起点——“四端”: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
宋代理学家程式兄弟认为孔子提倡的“道”代表了宇宙万物根源所在的“天理”,其中包括了人的道德天性,所以遵循“道”就是追求最高的原则。一个人要”求道“,必须探究事物的原理法则和其特定的表现(包括了解物理特性)。程式兄弟视这种穷究其理的精神为一个人自我修养、自我学习所必备的第一步,因为以往的儒学没有强调个人对宇宙的探究,后来朱熹承继二程的理念,对”格物致知穷理“进行整理,从此程朱学派主导了中国的教育。(*这应该算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式的进步。)
阳明先生主张和孟子“四端”一样,认为最具主导力量的是人与生俱来的“良知”,而非“天理”,他强调人需要固守自己天生的良知,不要因为生命中负面的状况而泯灭良知。阳明先生继承了儒家以行为而非言语来评量一个人道德操守的态度,因此主张一个人一定要孜孜不倦地实践所知,是谓“知行合一”。(*阳明先生大开讲学之风,开平民教育之先河。)
第二,以天下为己任。孔子教导有志为官的弟子,不论是财富或名望上的收获都不属于自我修养的范围。侍奉君主的重点是要确保他们心怀仁德。孟子与梁惠王一段对话很经典: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孟子对梁惠王阐述如果一个国家以利益为治国原则,那他的大夫官员就会谋求自己的利益,其下级及百姓都会起而效尤,那谁还会关心百姓疾苦呢?因此,君王不可以自己的利益为优先,必须以仁待民。
这种由个人独撑道德原则、勇敢地对抗政治势力的滥用、坚持匡正君主实施仁政的作为是儒家学习者最重要的任务,也就是所谓的“以天下为己任”。而孟子是第一个提出这个观念的人。
朱熹编校《大学》,把儒家的学习之路拓展延伸,从二程学说中穷究天理的“格物致知”开始,清楚地规划了“诚意——正心——修身——起家——治国——平天下”的学习过程,这也成为中国人的圣贤之路。
所以,儒家的学习之路从一开始就具有强烈的社会性。“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学习理想看似不切实际,但至今不辍,后来的科举制度更是将道德修养、学术成就、政治势力、社会地位和经济效益一举空前地合并在一起,导致了学习在中国文化拥有了无上的优越性和无可非议的价值。应该说,自古以来,即使学校教育已经世界大同,但学习的价值和过程中的学习态度,仍然保留了典型的儒家风格。(*无论社会经历了怎样的变迁,无论盛世乱世,这样的学习态度、学习目标似乎从未改变。甚至中华民族最屈辱的那段历史,热血青年远赴海外学习科学和民主思想,也是抱着“救国救民”的终极理想。)
第三,学习美德。大部分儒家经典都会讨论并主张所有的学习者都要培养和练习某些核心美德,如:诚心、勤奋、刻苦、恒心、专心、尊师和谦虚。(*所以我们需要一门专门的学科培养学生的德行、三观?)
第四,行胜于言。中国学生普遍被认为在学校里、课堂上很安静,也不喜欢在公共场合发表看法。除了性格使然以外,还与中国文化倡导的“行胜于言”有着莫大的关系。孔子一向不信任伶牙俐齿的人,他曾说:“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又说:“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对自己的言论,儒家学习者的态度是很慎重的。
孔子一生的学习生涯完整地诠释了儒家学习历程:“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在文化渊源的影响下,东西方学习者学习过程、学习情绪、同学关系、言语表达方式以及家庭教育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全球化加速进行的今天,似乎更有必要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在了解的基础上合理借鉴、取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