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为孩子着急过么-致和我一样焦虑的妈妈
今天看到一篇文章《套路深不怕,就怕爹妈套路不够多》,看的我心潮澎湃,作者真是写出了我一直想但一直没能表达出来的内容。
举个例子,以下是作者在文章中提及的自己参加正面管教时的实例:
“前阵子我去上了一个系列讲正向教育(positive parenting)的课。课上老师说,面对孩子发脾气,你们是不是束手无策?
一堆家长狂点头。
孩子发脾气,我们就很抓狂:“我对你这么好,伺候你吃喝,最好的东西都给你用,你这个小白眼狼,竟然对我发脾气!!!”
然后我们也发脾气,声浪高过孩子,企图用我们的威严镇压孩子的任性。
一边自己发脾气,一边责怪孩子发脾气。
老师说,其实你们也无助,打骂有用吗?当然没有,打骂只是因为你弱,无计可施,只剩发脾气一条路。
每个妈妈都应该开发一套适合自己孩子的套路。
比如在墙上写出各种具体的情绪表达的词。孩子发脾气,很多时候说不出让他们情绪崩溃的原因,当那些精准表达的词出现在墙壁上,孩子可以通过选择来说出自己准确的情绪失控原因。而这个选择的过程,是孩子们有效走向平静的第一步。这些词可以是:伤心、嫉妒、无助、暴躁......以及其他很多。
再比如,让孩子用很大的橡皮泥捏一个大球。这个大球一定要特别有仪式感地放在房间的某个角落。当孩子想要发脾气时,就把这个“坏情绪跑开”的球递给他。孩子可以捏、可以挤、可以把球撕得稀巴烂......因为通过这样的发泄,他们就能归于平静“—以上引自文章《套路深不怕,就怕爹妈套路不够多》
我是一个白天需要和OUTLOOK邮箱无限亲密接触,前一秒得跟神一样的客户笑脸相迎,下一秒又被猪一样的队友气的半死的OL。回到家洗衣,做饭,配娃,每天时间充实的了得。因为一直高节奏的旋转,所以当孩子出现一点我自己认为是问题的问题时,自己就开始有点抓狂,但经过大学的洗礼,N多育儿书的培养,我的焦虑还好能压制住在自己的阶段,没有全部释放到孩子身上,然后慢慢观察,给孩子成长的时间。
但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我还是有时候在反思,每天都觉得自己好忙,遇到孩子问题时,我已经调动全部能量去解决问题了,但为什么还是效果不明显呢。
但现在我总算明白了,那要看以下三个问题是否真的做到了
你是真的用心去想办法解决了,真有自己的套路么,孩子真的吸引进去了么?
我家有慢热型男宝,2岁半多开始慢慢融入环境小社会时,我发现他特别怕小朋友。遇到小朋友就赶紧躲开,反而和大人相处起来甚好。电梯里不认识的叔叔阿姨都会主动的甜甜的叫着人家。我观察了一段时间后发现不行,这个问题得解决,但怎么解决呢,我周一至周五上班,只有周末有时间,家里就这一个孩子,没有和小朋友相处的环境。我就先周末报了个早教班,不为学啥,开发啥智力,就为了找个孩子多的地方。刚到早教班的时候,俺家的小暖男看见小朋友过来了,即使正在玩他最喜欢的玩具也立马放下逃走。后来慢慢的,胆子大了起来,虽然无法像人家高情商的和小朋友会甜甜的和人说:“我们一起玩吧。” 但至少在玩玩具时,有小朋友过来,也不会紧张的逃走了。早教上完了,我就带他周末去有年龄相仿小朋友的家里玩,或者邀请小朋友们来我家里玩。从某宝上买了好多小贴纸,每次出去就带上两张,让他一遇到小朋友就主动给人家贴帖子,为了拉拢拉拢关系呗。 专门买了尺寸整合式,带出门方便的小车,玩的时候遇到小朋友可以交换玩等等, 虽然目前小暖男还不能向那种特别高情商的小朋友,可以非常自如的人来熟的进入小朋友圈子,但至少现在他愿意和融入小朋友了,即使身在中间,也能自娱自乐了。妈妈我也在想着其他的方法,怎样在让慢热的孩子能更自在的融入集体之中。
孩子上学后,有的家长发现孩子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不爱看书,语文成绩堪忧。愁呀,怎么办呀。那我就买点书吧,买了一堆阅读书,作文书,全部丢给孩子,然后说,你好好看书,给我赶紧把语文成绩提起来。然后自己转身回去看电视,玩手机,继续沙发上葛优瘫。期末考试来了,一看语文成绩还差,于是对孩子一顿狂风暴雨”为什么我这么用心了,书也给你买了,培训班也报了,你还这个成绩“。孩子在一旁梨花带雨的哭着,可是这个时候,家长有没有思考过,你到底认真的教过孩子么?
1. 丢一堆书给孩子,认为孩子可以自学成长,每天晚上自己就可以按时阅读个N篇文章。阅读后,可以自己想到写一下自己的感想
2. 上辅导班,认为老师是齐天大圣,钱一交,父母就可以成为撒手掌柜,剩下的活就是老师的了。老师有义务保证孩子从最后一名提升到第一名?
3. 完成以上三件事后,父母觉得自己对于提高孩子成绩,培养阅读习惯上已经做了所有自己该做的,钱花了,东西买了,班报了,可以了。自己可以悠悠然然的看着电视,玩着手机,逛着街,打着麻将了。
而真正在乎孩子的父母是这样做的,他们想的用什么套路即方式去启迪孩子
1. 吃饭后,妈妈拿来一本书自己读,读完后写出自己的感想(然后大声的朗读出来)。选择读的书,都为孩子年龄段的读物,尤其是孩子喜欢的卡通人物引申出的书籍。
2. 慢慢的,孩子也被妈妈吸引来,也主动过来,和妈妈一起读。两个人你一句,我一句,读的高兴。读完后,妈妈又开始写自己的读书感想,然后读出来和孩子分享
3. 慢慢的,一天,孩子说,妈妈我喜欢和你一起读书,我也想写一些我的感觉,第一天孩子写了一句话,但妈妈的鼓励让他/她美上了天。
4. 慢慢的,孩子的读后感由一句到一段,由一段到一页。孩子有了良好的阅读习惯,语文成绩直线上升。
所以当父母在说我已经尽力的时候,再想想你真的尽力了么。还是只是自己安慰自己的借口而已。这条可能也使用于所有正在工作的我们把,你对你自己的工作是否真的尽力了呢。
Jennifer Gao
与烟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