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玉家里四世同堂,按正常的人生轨迹,他理应有个普通却好命的结局,然而,世上没有“应当的剧情”,只上演残酷的真实!
第26回。
宝玉无精打采的,只得依他(袭人叫他出去走走散散闷),晃出了房门,在回廓上调弄了一回雀儿;出至院外,顺着沁芳溪看了一回金鱼,只见那边山坡上两只小鹿箭也似的跑来。宝玉不解其意。正自纳闷,只见贾兰在后面拿着一张小弓追了下来,一见宝玉在前面,便站住了,笑道:“二叔叔在家里呢,我只当出门去了。”宝玉道:“你又淘气了。好好的射它作什么?”贾兰笑道:“这会子不念书,闲着作什么?所以演习演习骑射。”
宝玉忙,无事忙。
侄子贾兰是真忙,不让自己有半点空闲,读书与骑射交叉着学习练习!
《红楼梦》第37回
大观园里开诗社,大家各自取别号。李纨道定了‘稻香老农“探春自称“秋爽居士”……宝钗送宝玉一个号,……天下难得的是富贵,又难得的是闲散,这两样再不能兼有,不想你兼有了,就叫你‘富贵闲人’也罢了。
宝玉每天很忙,却是无事忙,所以宝钗送了一个贴切的号“富贵闲人”给小有长成的宝玉,可谓一针见血!
宝玉,心地善良,处处替你别人考虑,大方,品性好……优点太多,也有才,看看他给大观园各处提名、家政带他外出应酬时做的诗词都很拿得出手。只有不爱读圣贤之书、不喜欢做八股文章而已。家境极好、家族处于上升期的接班人宝玉,在青春年少时成了一个富贵闲人。而且,后来他并没有认识到自己和同龄的优秀青年的差距,并没有回归到主流的社会价值上,而是我行我素,离他所在的社会阶层越来越远,最后演变成家族没落时他也落寞凄惨的结局。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宝玉的悲剧不是一天造成的。
造成这个悲剧的直接责任人是贾母。
在他成长的道路上面。贾母的无限度没有培养目标的溺爱,最终毁了他。
第37回
且说贾政自元妃归省之后,居官更加勤慎,以期仰答皇恩。皇上见他人品端方,风声清肃,虽非科第出身,却是书香世代,因特将他点了学差,也无非是选拔真才之意。
假如宝玉愿意,跟着贾政这个书呆子父亲,认真读圣贤书,就算没有大成就,小成绩总归是有的。
贾政和王夫人是有教育孩子能力的。《红楼梦》显示假如贾珠不夭折,他应该是个优秀的人。
关键是宝玉没有跟着父亲学习。贾政、王夫人倒是想管教,贾母挡着呢。
在对贾宝玉的教育上面,贾母越过了贾政和王夫人,她才有话语权,贾政和王夫人是靠边的。《红楼梦》里,有哪一出是贾母督促他读书的?贾母倒是防着儿子贾政别拘紧了她的宝贝孙子,她让宝玉和黛玉跟着她吃。自然是把自以为最好的给他吃了,贾母给宝玉连裁缝绣匠并作女工的都不认识的雀金裘,自然是最高端的稀世之宝一样的……什么事情都替他想好了,唯独没有叫他好好读书争取富贵功名!不知道贾母是忘记了这样一个事实——贾家的功名富贵来自于她丈夫等的出生入死是靠命博来的,还是年纪大了,心肠变软了、缺少了拼搏劲……或者是贾府里这么多男的,她宁愿其他的子孙去拼搏而只愿意宝玉富贵安详一辈子。
事实是贾母把贾宝玉培养成了富贵闲人。也许她也是年纪大了,短视了。没有想到现实的残酷:富贵如浮云,来去太匆匆!她最心爱的宝玉,最终居然并没有有闲有钱一辈子。
以人为镜,可以长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