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以为自己是个合格的好妈妈,值到上周五发生的一件事,让我对怎样才是好妈妈有了重新的理解和认识。
事情是这样的。周五我照例去幼儿园接孩子放学,就在我离孩子班级大门还有两米远的时候,听到对面排队的家长传出“咦,来了来了,他妈妈来了”的声音。我顿时心头发紧,不好,熊孩子肯定又闯祸了。我大步流星走过去,陪着笑脸小心试探的问发生了什么事的时候,人群中迅速为我腾出位置,我感觉他们的眼睛齐刷刷的看向我,我的脸开始发烫,心也被提到嗓子眼儿,害怕至极。这个熊孩子到底干了什么啊?就在这时班主任站到我面前说“你来得正好,你看一看你家小孩儿把同学伤成这样了”。我立即看到一个小男生发青并肿起的额头,顿感天旋地转,这得下多重的手啊,将心比心这事落自己头上那该有多恼火多心疼啊,我蹲下来抚摸孩子的头,不停的说着对不起,很疼吧?我意外的发现受伤的小同学特别坚强,并没有豪豪大哭,他腼腆的看着我的双眼是那么清澈见底,透露着善意让我越发心疼这个小男生,对自家熊孩子的嫌弃和烦躁上升到了极点。我一边愤怒的喊着他的名字,一边不由分说、劈头盖脸的严厉斥责他为什么又在幼儿园里打小朋友?我极度不耐烦的把熊孩子扯出教室,拉到这位受伤的同学面前,我强势的要求他必须道歉“快点说对不起,你自己看看同学的额头被你打成什么样了?!”在我焦躁不安的同时,熊孩子自动屏蔽了我的要求,他只是用手去亲亲摸了下受伤的额头,并没有承认错误。我愤怒至极,压抑着想狠狠揍他一顿的心情,对受伤孩子的爸爸说“对不起对不起,我没教好他,我对他喜欢动手打人这件事也是特别头疼。你看能不能我不出面,你去教室单独狠狠的批评他一顿,就算把他吓哭了我也不会心疼。”然而看见孩子和叔叔单独交谈后,依然没有按我的要求说出对不起,我就知道对方家长又放了他一马。那位爸爸走的时候跟我说“算了,都是小孩子,磕磕绊绊总是难免的,以后不要再这样就行了。”望着他牵着受伤的宝贝回家的背影,我深深的体会到了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都是好孩子,自己家养的确是熊孩子的无奈?看见自家熊孩子“若无其事”的背着书包继续玩耍。我觉得自己好无助,所有孩子都像一张洁白的纸面,家长的教育影响着孩子的行为。我一定在教育上有不恰当的地方才导致孩子会有这种过激行为。当大环境没法改变的时候,也许我应该试着先改变自己。
那天放学我没有急着回家,等到其他家长都离开后,我再次去找老师详细询问孩子打人的全部细节。我无法相信,甚至害怕相信,一个刚刚四岁的孩子会下死手,故意去把同学打青打肿。即使这是真相,也要勇敢面对,不怕有问题,就怕连问题都不知道是什么。不管怎样,我必须要更多的了解事件的真相。
后来班里的老师告诉我,孩子把外套脱下来,调皮的把带帽子的外套反扣在脸上,遮住整个脸部手舞足蹈的玩耍,老师多次提醒不要这样,这样不安全,可熊孩子不听,就在这时,那位小同学撞上去,不知道是小拳头还是外套的拉链,重重的伤到了他。
道别老师后在回家的路上我一直在反思,最简单和最难的职业其实是当一个合格的好父母。我以为自己曾经看了一些育儿书籍,我以为我坚持每天做饭,我以为我从未放弃自我成长,我以为我给孩子的都是最好的,我以为我是个无私奉献的好妈妈,可惜,我做得还很不够。
所有熊孩子背后都有一个不称职的家长。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无论何时都应该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在这次冲突中,我因为自己被烦躁不安的情绪左右,从头到尾都没有仔细询问孩子的心意,当他不是发自内心的认识错误,又怎么会真诚的说出“对不起”三个字呢?即便照葫芦画瓢说出“对不起”,继续勇于承认错误,并勇于犯错那还是不是我期待的呀。
面对熊孩子我该如何接招?
首先,我接纳自己,也无条件接纳孩子在成长中的所有好的、坏的表现。
我是一位妈妈,我更是一个普通人,是人就一定有情绪,我允许自己也会发脾气,也会偶尔失控,但我以后会更加平和的与自己的坏情绪共处,做到不迁怒于他人。
我要给孩子无条件的爱。不随意给他贴标签。别人给的建议,随便听一听,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无论何时何地,我都会站在孩子一边,我深深的相信他是一个本质善良、充满同理心的孩子。给他充分的信任,有困惑和需要帮助时,我将无条件的给予他帮助。我要试着少用封闭式的提问方式跟他交流,少用“好不好?是不是?喜不喜欢?要不要?”这样类似的问句,多用开放式的提问与孩子交流“你觉得怎么样?你为什么这样想?”
克制自己的唠叨,对孩子少一些说教,学会温柔而坚定的给孩子树立规则。
熊孩子虽然调皮,但他们往往也都很有自己的主见。一个从小就循规蹈矩,听从别人安排的孩子,长大以后的独立自主又从何而来呢?所以,家有熊孩子的父母不用过于焦虑,世事无绝对,因材施教就好。但对于孩子的不当言行,还是要重视。小洞不补,大洞吃苦。比如我自己,就特别需要学习如何温柔而坚定的树立规则。不提倡体罚,但做错事之后,必须要让孩子承担自己行为的后果。这里头就很有学问了,也是我一直困惑,需要自主去深入学习了解和运用的部分。除了打骂和说教,一定有更好的奖惩机制。温柔而坚定的给孩子树立规则,对于孩子不恰当的要求,温柔而坚定的说“不”。
不用普世和社会价值去衡量孩子的言行,给孩子试错的机会。帮助他在错误中也能有成长。不大包大揽替孩子做决定。我与孩子也要建立边界。
为人父母是一生的修行。愿在成长的路上,我的孩子能走得更从容些。在育儿的路上,孩子教会我看到了很多曾被我忽略的世界,给我很多莫名的感动。虽然依然有一些育儿的困惑,虽然孩子身上还有很多不当的言行需要引导和修正,但我相信未来我们共同努力,一定会进步。我所有的付出无怨无悔,只是出于母爱的天性。是不是好妈妈,孩子说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