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个影片标题的时候,以为是个喜剧,后来感知标题把故事戏剧化了。事实上,整部影片笼罩着的是一种压抑,悲情的冷色调。偶尔穿插一些戏剧化的情节,使得整个场面不至于太过沉闷,却从另一个方面带给观众更多思考。
故事采用自述的形式,讲诉了一个儿子和母亲之间的故事。回忆同现实两桩故事交织进行阐述,行成明显的对比。在母亲年轻的时候,只身一人带着儿子从香港来到马来西亚,投奔她父亲。迫于繁忙的工作,母亲总是让儿子待在面无表情的外公跟前。生活中并多次对儿子撒谎,博来他暂时性的听话。重要的是,有一次她把儿子寄养在他姨妈,撒谎说很快就会回来。然而结果是,当两母子再次重逢时,母亲已经是满脸皱纹了,儿子则已经茁壮挺拔了,时间太久,儿子快认不出母亲了。时间带来的是隔阂, 相聚后,两人并没有亲密起来。儿子对母亲始终是怀有怨恨的,她骗她太多了。以至于后来执意违抗母亲想他当老师的愿望 ,选择了进修心理学。(后来为了证明自己不撒谎,赌气选择回了教育学)年迈的母亲又是什么样子呢?常年居住在老人院,精神有点不正常,孤独,怪癖。当儿子结婚后再去看望她时,心软了,觉得这样的母亲,特别需要他的照顾。血浓于水,他确实不该和母亲计较。但是就在儿子准备悉心服侍母亲晚年时,得知母亲身患癌症,造化弄人。在与母亲相处这段时间里,越来越明白了年轻时母亲的苦衷。为了还债,为了维护儿子有好爸爸的形象,为了给儿子更好的生活,拼命赚钱;她迷信,每年去庙里求佛保佑,只是一心想儿子过得更好。越是明白,越想弥补。故事的最后,儿子极力想在母亲有生之年完成她年轻时在他作业里许下的三个愿望。子欲养而亲不待,这最后化为了儿子撕心裂肺的痛哭声。
看望整个故事,余音绕梁。主题不仅仅是母亲的伟大,更多的是人性的救赎。因为儿子小年在年小的时候,习惯性的被母亲欺骗,于是对撒谎有了阴影,因此长大后赌气在母亲面前一定会说话算话(如当教师非自己本意)。小的时候一度被母亲抛弃一般,寄养别人家里,成为外人,所以他后来不愿让母亲寄居老人院,忍受那种孤立无助的滋味。后来的后来,发现即使母亲没有陪伴在自己身边,却仍然深沉地爱着自己。他想了一个灵魂的救赎,那么多年了,他才发现母亲始终是爱自己的,他要回报,给了母亲生前最快乐的回忆。但至始至终,母亲最想去的万里长城不再有机会了,最后只能带上骨灰,飞往故土,那又有什么用呢?
此外,母亲对神的信仰,封建思想的坚守也是发人深思的,那是一个时代的局限性啊,我们又能怪谁呢?即使我们的父母,封建,保守,陈旧,落后,腐朽,但他们始终是爱我们的,这是一种自始不变的虔诚啊!
是啊,证明了又能怎么样呢?儿子证明了自己不会撒谎,母亲道了歉,仅此而已。
有什么意义吗?没有。
亲情是一份说不清,道不明的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