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想,在河南教师成长学院(长垣校区)上课的第一天,教室里坐了足足八十一名学员,空调坏了,室温高达30度,陈老师只好手持小风扇讲课,他的前后都被汗水浸透了。即使这样他仍旧专注地为我们讲解班级管理的具体做法和思路,让人倍受鼓舞。
五、以思维导图方式全面考虑问题
在讲到科学管理的时候,陈老师对班级工作的方方面面都进行了精细化的设计,都做了相关的思维导图的设计。
每一张思维导图出示的时候,学员老师都会暗暗发出一种惊呼:哇,太全面太细致了。
我想:这一张张思维导图,是陈老师细致思考的体现,是对班级工作深入研究的结果,是一个有着系统思维、有着教育信念的老师才能做到的。
这些思维导图就像一张张班级管理工作行动地图,一名新入职的班主任只要按图索骥照着去做,就能在很短的时间里,熟悉班主任日常工作,并能有条不紊地开展班级管理工作。
这就是具有普适性的管理理论在班主任工作中的运用,是指导我们全面思考班主任工作的模版。
我的想法是,只要有助于解决班主任管理中的的问题的方法、思维,都可以拿来一用。像思维导图这种思考方法,之前在语文教学的作文教学中我见过,现在又在班级管理中遇到,可见作为一种有效的思维工具是能很好的解决班级管理中的问题,打开思路的,为什么不能用?
记得杂志上报道的其他名班主任,如梁岗老师,就把精神分析中的心理知识运用到班主任工作中,也能有助于班级管理,也是很好地把其他知识运用到班级管理中的实践。
陈宇老师就是把企业管理的知识运用到班级管理中的成功案例。
如他提到的制定目标的SMART原则,就是基于“目标管理”的概念,而这一概念是管理专家彼得·德鲁克(Peter·Drucker)1954年在其名著《管理实践》中最先提出的。
只要有助于解决班级中的实际问题,完全可以把这些方法都借用过来。
只有这样,班级管理的工作才会变得有趣味,有活力,有魅力。
六、科学规划工作做长程打算
很多班主任接受工作之后,就陷在具体的事情中,或是被学校布置的工作被所打断,没有能对班级工作有长远的打算。
虽然很多时候,我们的班主任也写工作计划,但很多时候,这样的计划只是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是写给别人看的,不是真正为了自己的班级工作,为了班级学生的发展考虑的。
陈宇老师在讲座的第一天,就讲到,作为班主任,要科学规划自己的班级工作,要有班级发展的战略规划。这也是在他的书中多次强调的。
一个没有愿景的集体是不能够走得太远的。
陈老师教高中,他把高中三年各个学生的教育主题作了如下规划:
高一(上)规则意识、团队意识
高一(下)自主学习意识与能力
高二(上)健康心态、社交能力
高二(下)理想教育、人生规划
高三(上)励志教育
高三(下)感恩教育
有了这样的主题教育规划,再结合实际的班级情况,适时地加强教育,我想学生得到的教育影响与只有零碎的手忙脚乱的教育绝对是不一样的。
这体现了班主任对于自己工作的认识层次问题。
有长远打算的班主任,多是站在学生长远发展的角度,深入了解本班学生的特点,不断反思,对学生施加系列教育,让学生受到全面的教育的,这样的教育会是较为完整的教育,是一种与学生共同成长的教育。
这也是我在走上班主任专业道路之初,没有注意到的地方。
记得李若编辑采访我的时候,问道班级文化,居然发现我的班徽一个年级一个样子。我才意识到我的班级管理没有走上系列化,长程化,只在在亦步亦趋地学着做着。
从此,我以班徽为突破口,试想以班级三年初中生活为主线,设计三年的教育规划,才渐渐摸到了班级管理的主调子。
七、教育需要百倍的努力
陈老师在讲座中不断强调:教育者付出十分地努力,也许才会有一分的收获。
教育是最不讲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
在饭间午饭时,同来学生的靳源统老师,与我分享了他的一个案例。
他在刚作班主任的时候,学习其他名班主任的做法,试着去关注每一个学生,给每个学生以爱心,试图唤醒每个学生的向学之心,可是一年后,还是有一两个学生不领情,不能按照老师的要求去作。
我当时告诉靳老师:也许当初,你学习名班主任的经验时,不是真正为了学生的改变和教育,而只了为了让自己看起来有些教育的手段或情怀。你可能有那么一点点私心。
靳老师表示同意。
现在用陈老师的说法来看,教育是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我们在一段时间里的教育影响,也许是不会看到效果的,必须把眼光放长,从更长的时间段里来待教育,也许十分的努力我们只看到一分的效果,而这一分效果是在短时间里看到的,可能还会看不到。我们必须花更大的精力去教育,甚至变换不同的方式去教育。
这考验着教师的耐心与信心,也考验着教师的恒心与爱心。
在教育上,天道是不酬勤的。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