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总是希望从别人的经历里,找到一束光,仿佛夜航的船,找的指引的方向。或许这也是为什么,成功学的书,一直在市场上如此畅销的原因。
但事实上,无论是看完名人的采访,演讲,文章也好,根本没有什么标准答案。优秀的人,无关乎是一些品质,关键时咬咬牙罢了。
黎贝卡所说的,坚持日更,每天写写写,还是很打动我。我们都知道,做自己喜欢的事,才能够真的坚持,转化成生产力。问题是你能坚持多久呢?是啊,你能坚持多久呢?怎么保持自己的好奇心呢?
没有答案。
但我所理解的,平凡生活中的英雄梦想,大概就是把心里的那一点火,烧成一团,燃烧起来,再旺一点。
中学时期喜欢写日记,有人说写日记很容易让人抑郁。所以后来大学渐渐没有了这个习惯,索性丢掉爱回忆的欲说还休,为赋新词强说愁。好像大大咧咧的无所顾忌,才算真的活得痛快。
回过头来看,不否认,反复言述负面情绪,确乎会让自己会有一种淡淡的忧伤。但这或许与眼界相关,如果你的内心足够丰富,对世界的了解再多一点,万事万物只取一抔欢喜的拾掇,乌云密布只照内心那道明月光。在写作中渐渐舍弃自己的浮躁,学会与自己对话,与自己相处,享受孤独,大抵就会在写写写中,找到自己,更爱自己。
李连杰在采访中讲的境遇不同感受当然会不同。大概意思是,名人常讲的淡泊名利,平凡人没有过名利,怎么去淡泊呢?还是要忧心下月的水电房租,孩子上学。倒不是奉扬什么“仇富”论。只是还是关乎当下的问题。
阿来的藏族小说《尘埃落定》,麦其土司家给犯人换了一个狭小监狱,他说,“不要告诉我明天是什么样子,现在天还没有亮,我却看到自己比天黑前过得坏了。”或许有些悲观。
但《阿飞正传》里的刘德华,或许给了我更好的回答。他跟张曼玉说,“不是每个人都那么好运气,做人千万不要比较。”
这部电影里我最喜欢刘德华这个角色,喜欢跑船,妈妈不喜欢,所以做警察,即使只是每晚无聊的巡逻。妈妈死后,就去跑船了。
他可以对纠结的张曼玉训斥,让她痛快的放下,但也会真的给她需要的坐车钱;也可以对吊儿郎当的张国荣批判他说什么无脚鸟去骗女生,但在菲律宾也真的和他一起挨枪子儿。
这个人物,有梦想也敢于面对现实,活得自我,但也绝非无情。
这大概就是我所能想象到的,认真生活的样子。王家卫的电影,色调灰暗又文艺,不知道他老人家看到我读出了这层白月光,是不是也会在墨镜后歪嘴一笑。
读黎贝卡好多年了,从自媒体兴盛的2014年开始,那时就读到了她关于林青霞的第一篇爆款(后来才知道作者是她),到她上《鲁豫有约》拿奖。后来也有关注一些时尚博主,也慢慢发现,她跟喜欢的Sex and the City中的Carrie那样,渐渐地活成了自己喜欢的模样。
有这些思考,大概是近些日子,跟一些有趣的前辈们相处的一些感受,希望自己“not just young”,后面是更好的自己,而不是更多的缺点。我读到同事的公众号时,全身的鸡皮疙瘩,也发现温柔的力量,那么地闪闪发光。无论周遭,内心总是保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净土,真的很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