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过流水般的生活”一直是我的职业追求。每天孩子在幼儿园,度过的是孩子整个童年最美的时光,所以说幼儿园是孩子成长的乐园、家园、趣园、智园。他们一整天在幼儿园自然的游戏、喝水,玩耍,入厕、就餐……这是生命成长的自然状态,是一种流水般自然。然而,很多时候老师总会催“快快快吃饭”、“快快入厕”、“快快喝水”……这一系列“快快快”的催促声,通过在一线深入的观察,我发现,很多时候老师说“快快快”,其实是忽略了孩子在幼儿园一日生活的教育价值,也是自己对过度生活环节的教育价值认识不足造成的。
幼儿园主要的任务就是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做事兴趣。而这些习惯兴趣都是在一日生活中逐步形成的。比如说孩子的持久力,孩子的专注度等习惯,它就是在游戏中形成的,还有让孩子良好的倾听能力。做事这种专注度和富裕跟别人这种善于合作的这种能力,他也是在生活中游戏中通过与孩子的尝试交往,从而得到一种能力的提升。
开园两周,增加了许多新孩子,也分来了好几位新老师。他们在班里边有时候在组织孩子那就写等活动中总是会出现不尽人意的地方。所以,尽量做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过关老师的一日生活流程。不抓不知道,一抓才发现很多老师对一日生活流程不是很熟练,而且在做的过程中有时不以孩子为主,而是从成人角度去做,在标准上大打折扣。
这周分管业务工的副园长,按照保教活动安排表组织了一日生活流程观摩活动。被观摩老师们从早晨八点入园分时间段开始展示。说展示,其实是做真实的一起生活流程的执行力。我们惊奇的发现,很多老师特别注意方法,在各个生活过渡环节都学习了不同的律动、手指游戏、或儿歌。
小班的晓凤老师晨检接待后,几个孩子闹小*情绪,她就放上音乐律动,领着孩子们又唱又跳。那几个孩子也被她的热情感染了,没几分钟就高高兴兴地跟着音乐开始进入游戏。燕儿组织孩子开早餐,为了保持小手卫生,边说儿歌边做情景手指律动。一曲《猴子荡秋千》,既让孩子专注于手指递减,还自然投入游戏情境中,很好地引导孩子在饭前保持好小手卫生。一个多小时的早餐、如厕、漱口、洗手等生活流程,组织的老师不再催促孩子,而是用她们自主学习的生活环节组织律动,让孩子有事干。妥妥地把曾经乱糟糟的过渡环节,变成了孩子们有事可做、还情绪愉悦的游戏活动。可见,被观摩的老师有多用心,孩子的一日生活就有多流畅。
在观摩中我还发现海英老师变化也很大,在孩子的过度环节中很会启发孩子有事干。比如做好玩的音乐游戏、用不同的声音让孩子做手指游戏,不再是乱糟糟的场面,也不再是大声呵斥,而是引领孩子小声地做各种律动和手指游戏。
静下来的习惯真好,不仅保护了老师的嗓子,同时,让环境变得更加适合孩子自然地成长,让孩子流水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