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在知乎、LOFTER上有一段时间了,一直在学习交互大神们分享的专业知识or工作心得之类的文章,但自己却很少回答问题,很少把自己的工作思考分享出来。一是感觉自己交互经验少,经历的产品线较少,没有足够的案例说明;二是逻辑分析能力不够细致,思考深度浅显,害怕别人说你的差,会很有挫败感。
最近读了一篇《被否定,直至被肯定》的鸡汤文章,目的很简单,只是想从中找出一些共鸣,安慰一下自己而已。“如果你害怕犯错,只会让自己变得束缚,从而顺利的进入一种恶性循环”,所以“不敢表达、害怕出错”,可能是我转交互之后犯的第一个错误。害怕别人说你做的东西差,页面说明考虑的不全面,容易被别人一下问倒,自尊心受打击。但交互设计的职业性,决定了这个工作不可能也不允许一个人闭门造车,你需要正确理解产品经理给出的需求并提供方案,给视觉设计师提供页面框架结构,给开发工程师提供交互文档,以及给测试工程师提供测试文档,所以作为一个承上启下或居于中心的职业,敢于表达或许才是交互新人学习的第一课,闭门造车永远不可能造出用户想要的车。
第二个错误是跟PM协作上出现的问题。PM考虑的是产品方向、商业价值、项目难度等,交互设计师考虑的重心是解决用户需求,重流程逻辑与情感表达等,基于两者考虑重心不同,交互新人一开始会很难正确理解PM给的需求,所以一开始我的设计打回次数不少,有的甚至会偏离产品方向。为了减少打回次数与理解偏离,现在PM在撰写需求文档时我就主动参与进来,详细了解每一个需求的产出过程,这个需求的目的是什么、面向什么人群、有什么产品功能或特色等,这样我就能很直观的理解每一个需求,更深入挖掘用户需求、为用户建模与搭建场景、设计任务流程,更好的平衡PM的商业价值与交互设计的用户需求之间的关系。
第三个错误是不善于分享。前期会因为自尊心,怕被别人说做的东西不专业,让自己受挫,然后关联着也就怕分享自己的思考了。最近在网易又系统的学习了交互设计课程,收获很大,我们在易信群讨论怎样更快成长时,很多人都同意的一点就是多分享。因为作为交互新手,逻辑与分析能力都不强,分享会促使自己严谨思考,促使自己不再只看表面,而会深究其背后的意义与目的。同时,分享能直观看出自己与其它设计师之间的差距,更有针对性的弥补某一方面的不足,让自己更快成长。
第四个错误是不清楚什么时候该坚持,什么时候该妥协。作为交互新手,也许都碰到过这样的问题,太坚持自己的设计会被说成固执,不坚持会被说成没有主见。在一次设计评审会上,讨论的焦点集中到一个动效设计上,开发工程师认为动效有难度,时间成本消耗大,在任务时间较紧到情况下,觉得没必要这个动效。对于开发工程师的“嫌麻烦”,我也阐述了为什么加这个动效的原因,从用户认同与情绪体验,以及情感互动上进行说明,大家都说了很久,从下午讨论到晚饭时间,最后讨论的结果还是暂时不做。决定不做的原因很简单,虽然自己都做了不少说明,但在阐述的时候不够自信,有些地方思考还不够成熟,没有整套都思维体系,所以最终还是妥协暂时不做。
最近看完了纪录阿里巴巴成长的影片《造梦者Dream Maker》,记录了少年阿里成长的心路历程,在看到因阿里云成立在公司内部引起的“地震”时,让我想起了最近很火的一句话:“如果谁都能理解和认同我,那我该是有多么普通”,我觉得很符合在设计评审时的心情吧。当然,如果你认为你的设计已成体系,有自己的设计思想与融合深度,那就应该坚持自己的想法,拿出用户调查结果与数据反馈,与不同意见者讨论交流,直到说服对方,这或许也是自己对设计的尊重和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