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端午节,祝大家端午安康!
之前刷到网友的一句评论:"感谢屈原,留给我们三天假期;李白却留给我们无数背不完的诗篇",我忍俊不禁的同时,也泛起一丝怅惘。
在智能时代的当今社会里,挂艾叶、饮黄酒、赛龙舟这些与端午有关的非遗习俗,确实如同褪色的老照片,渐渐从我们的生活中淡去,让我们不由得感慨万分。
但我知道有一样传统永远不会遗忘————每逢佳节陪父母,是已经刻进每个中华儿女的血液里,书写着每一个炎黄子孙的孝与情!
今天清晨出发时,密密麻麻的车龙就让我感受到了无数打工人回家陪伴父母亲的亲情。出城的道路早已堵得水泄不通,先生握着方向盘的手有些紧绷,我赶忙递上提前准备好的零食对他进行投喂:"屈原要是知道千年后大家为了回家过节堵在路上,说不定会写首《离骚·堵车版》呢!"先生被逗笑,车里的气氛也轻松起来。
推开家门,艾草的清香扑面而来。母亲正踮着脚往门上挂菖蒲,父亲在菜地里捣鼓他精心栽培的各类瓜果蔬菜,累累的黄瓜、长长的豆角、青青的空心菜……一眼望去,让人分外舒心。
弟弟抱着小侄女从车上下来,孩子手里攥着歪歪扭扭的五彩绳,非要给我系在手腕上。
今天天气很好,太阳不大,微风徐徐吹来,送给大家在这夏季难得的凉爽,我们一大家子坐在屋前的坪里,一边吃着零食、聊着天,一边不停地准备中午的大餐,其乐融融!
小侄女无疑是大家庭中的焦点人物,她这里闹一下,那里折腾一下,一刻也不停歇,后来她干脆和我一起洗龙虾,小小的手总是把水溅到别人身上,惹得笑声一片!
玩倦了小龙虾的她又穿着白色新群在屋里跑来跑去,偶尔跳一段舞,那裙角随风飞扬,活像一只灵动的小雀。
这时,我突然明白了端午节的深意——那些逐渐远去的习俗,其实都化作了更深层的情感纽带。它让分散在各地的亲人,无论多忙都会在这一天相聚,让传统在欢声笑语中延续。
苏轼在《浣溪沙·端午》中写道:"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端午不仅是一个节日,更是流淌在血脉中的文化记忆,是刻进骨子里的团圆密码。在粽香与笑语中,我们找到了传统与现代的共鸣,让古老的节日在新时代焕发出温暖的光芒。
五月五 ,过端午,
艾草香 ,挂门处,
糯米白,粽叶绿,
包个粽子甜又糯。
划龙舟,鼓声隆,
彩绸飘 ,乐融融,
喝黄酒,佩香囊,
全家团圆喜洋洋。
老老少少齐相聚,
欢声笑语满庭院,
传统习俗心中记,
端午安康福绵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