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简书上看到一篇文章,作者说高三模拟还是倒数第一,通过题海战术,很快就位列班级前三。
我不否认这种奇迹的发生,但我敢肯定他数学没学好。分数高(我推断他分数也高不到哪去,就算班级前三只能说明大家水平都一般,或者题目太过简单雷同),不代表数学水平高。“题海战术”着实是一条又累又偏的路。
这和什么类似呢?就像考作文前你背了大量范文,警句,考试时套用的还不错,作文拿了一个还可以的分数。于是乎,就认为这是一条康庄大道。
同样道理,有人发现鸡汤文可以赚流量,涨粉丝,于是按照别人的套路,开头编几个同学同事的例子,引出一堆似是而非的道理,最后得出一个煽动人心结论,写出一篇又一篇雷同到令人作呕的东西。
看似是成功的捷径,其实是机械地,不走心地浪费生命。这样只能一时获利,时间久了什么也留不下,只剩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
不过,简书那位作者在高三成绩倒数的情况下,系统学来不及了,又是艺考生,文化课要求不高,如此行事可能最合适。但这种方法绝对不值得推广宣扬,太过功利,会误人子弟。
我看到有个学生在评论区提问:“高一文科数学不太好,补得起来吗?”作者的理论是不停做自己的“错题集”,直到能够做对为止(给其他类似问题的答复)。
我本着帮助一个是一个的原则,忍不住回复:高一当然可以,而且不是补,是学。我还说了几句怎么学好的心得,特意强调绝不能靠题海战术。显然我与作者理念不同,不知道最后这位同学会选择相信谁。
数学是一个去繁求简的学科,一本书从头学到尾,会越学越薄,知识越学越凝练,最后也就剩几个公式定理。若这公式定理你能用过去所学来证明(这个证明不是背会课本上的过程,而是自己不看书就能证明),那恭喜,你已经得道了。
证明一个定理比用一个定理做对题目要高级得多,前者是推演,后者是应用。会推演的人数学知识是成体系的,逻辑是严密的,心里是透亮的。那五花八门的题目,他们只需瞧一眼,就能明白是个什么事儿,做题还不跟玩儿似的?尤其初中数学,更是如此。
高中数学无非是在初中数学的基础上,推演得更加系统,更加完善。图形方面平面几何扩展到立体几何;数字方面代数扩展到各种函数,还加了数列、极限和排列组合等;数形结合下还有解析几何。
学习数学,课本是基础,知识体系的建立才是王道,题目则是万变不离其宗。
当然,任何领域学精都需要天赋。这个不能否认,有人天生就有数学思想,有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禀赋。这些人的数学根本不用学,生来就有,课本不过是把他那些思想描述出来罢了。
但我们普通人,是可以通过学习建立知识体系的,只要你有“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执着。
道理很多,怎么分辨哪个是真理?
举个例子:一个乌龟在你一百米的前方爬,你以它十倍的速度开始追(为了简化问题,设定你们都是匀速),能不能追到?
我这么问,所有人都说当然追的到,不仅能追到,我还能轻而易举超过它。小学数学学得好的人,一眼看出这是典型的追击问题。告诉他具体速度,他立马能够列公式算出多长时间可以追到。
这个就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真理:快的追慢的,假以时日,一定追的到。
但是,有一个人,古希腊数学家、哲学家芝诺,他特别喜欢提出悖论。数学家不讲理起来,真是让我等平民气得吐血,意志不坚定的还会被带的走火入魔。
芝诺是这样说的:阿喀琉斯是古希腊神话中善跑的英雄。在他和乌龟的竞赛中,他速度为乌龟十倍,乌龟在前面100米跑,他在后面追,但他不可能追上乌龟。因为在竞赛中,追者首先必须到达被追者的出发点,当阿喀琉斯追到100米时,乌龟已经又向前爬了10米,于是,一个新的起点产生了;阿喀琉斯必须继续追,而当他追到乌龟爬的这10米时,乌龟又已经向前爬了1米,阿喀琉斯只能再追向那个1米。就这样,乌龟会制造出无穷个起点,它总能在起点与自己之间制造出一个距离,不管这个距离有多小,但只要乌龟不停地奋力向前爬,阿喀琉斯就永远也追不上乌龟!
悖论,不同于一般的错误。一般的错误参见“剩下的一块钱去哪了”系列,这种系列居然号称逻辑题,明明是一群不懂逻辑的人胡说八道,无聊至极。
悖论可不是简单的胡说八道,它看起来严密,无懈可击,然而却违背事实。听说有一个小朋友上奥数时还和老师争论芝诺悖论,他拿出芝诺这一套理论,把老师气的说不出话来。
说到这只乌龟,我也是小学时在朋友家课外书上看到的。当时不懂什么是悖论,书上也没说为什么不对,只是让大家思考。我当时坚信事实就是事实,一定追的上。我思考了半天,自认为想通了。我当时是这么想的:当芝诺接近乌龟的时候,一脚就能跨出好远,凭啥非要迈小碎步,有病啊?于是我带着对芝诺的蔑视心满意足的回家去了。
前几天在朋友圈又看到这只乌龟,我把乌龟和阿喀琉斯简化成两个点。点是没有大小形状的,也不能跨越,那么我小学时的想法就不能解这个悖论了。但我相信,真理就是真理,邪不压正。思考片刻,豁然开朗,问题就出在“永远”这个字眼上。
芝诺描述的仅仅是追上前的情景,他局限在了一个固定的时间内,并把这个时间进行了无穷的细分。
假设阿喀琉斯速度是10米每秒,乌龟是1米每秒,按照我们小学数学算出来追上需要的时间是100/(10-1)秒,也就是11.111111……秒。
芝诺悖论恰好说的就是这不足12秒内的事情,阿喀琉斯跑到100米处时,花了10秒,乌龟跑出了10米;他再跑10米,花了1秒,乌龟又跑了1米……,这样下去,得出的结论是在(10+1+0.1+0.01……)秒之前阿喀琉斯是追不上乌龟的,而这个数列的和恰好就是100/9秒。
这就是极限思想,是数学思想之一。古人有句话叫做“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也是这个意思。1/2,4/1,1/8这样下去,可以无限细分,但加起来就是1尺,不能说1尺可以分成无穷份,就说它无穷大,它再大也大不过1尺1不是?
芝诺乌龟用一种特殊的方式把极限思想呈现给了世人,你坚信真理就看得见。
当然,学会与考试拿高分之间还要迈过一道坎,那就是解题速度。帮人帮到底,送佛送到西,我自然不能只谈世界观,不讲方法论。
如果拿个一般的高分吃透教材练些题就可以了,这个应付文科数学已不成问题。若是理科数学想要拿满分或接近满分,光靠练习还不够,还要有一种胸有成竹的自信。
这绝对不是瞎扯。这自信是“战术上重视题目,战略上藐视题目”。
战术上重视,是心存敬畏的对待每一道题目,不是考试,也要当成考试一样。吃透课本后,认真(不看答案不看课本,不问老师不问同学,靠自己思考)把课后题以及学校规定的练习册做完,足矣。不建议买课外书。
战略上藐视,就记住一句话,任何题目都逃不出课本所学(这点与语文外语不一样),就像孙悟空逃不出如来的手掌心。
关于自信,还有一点补充:如果你基础足够扎实(这一点很重要,什么题都不会的不在此列),有些题目按照某个思路怎么也走不通,多半是误入歧途了。我很尊敬的一个数学老师对我说过,如果百思不解,要敢于放弃固有思维,另谋出路。
最后,考试不是目的,考试只是检验知识掌握程度的工具。任何时候记住这一点,人也就简单了,心无杂念,自会超凡脱俗。这种返璞归真又何尝不是一种数学思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