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Plato,公元前427年—公元前347年),生于雅典奴隶主贵族家庭,是当时雅典知名的政治家克里提亚(Critias) 的侄子,原名为亚里斯多克勒斯 (Aristokles) ,后来因为他宽阔的肩膀或者是流畅的口才而被称为柏拉图(在希腊语中,Platus一词是“平坦、宽阔”等意思) 。公元前404年,伯罗奔尼撒战争结束,雅典被斯巴达打败,民主派失利,“三十僭主”上台执政,转而又被新的代议制政府取代,柏拉图也未能继承家族传统而从政。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受审并被判死刑,柏拉图对现存的政体完全失望,于是开始游遍意大利、西西里岛、埃及、昔兰尼等地以寻求知识。四十岁时,结束旅行返回雅典,并在雅典城外西北角Akademy创立了自己的学校——柏拉图学院,这所学院成为西方文明最早的有完整组织的高等学府之一,后世的高等学术机构(Academy)也因此而得名,学院存在了900多年,培养出了许多知识分子,其中最杰出的是亚里士多德。柏拉图是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也是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
一、洞穴比喻
1.把知觉当作知识。柏拉图说,人类都是双手双脚被捆绑在椅子上,只能看着前面的墙壁,墙壁上出现很多影像,来来去去,有各种活动,就以为那是真的。人们长期以来只看到实在事物的倒影,只听到真理的回声,所见的世界残缺不全;人们被自己的情感与偏见所扭曲,又因为语文的媒介而被别人的情感与偏见所扭曲。
2.把意见当知识。很多人把看到的事实当成知识也是被柏拉图批判的。
3.转身很难。一个人如果要追求真理的话,就必须转身,洞口的光明会刺痛眼睛,只有张开心灵之眼,才会看到真相。
二、人性的软弱
1.没有人能经得起诱惑。之所以每个人到今天在社会上站得很稳,不是因为我们很坚强,而是因为我们还没有碰到真正的考验,所以对于人性不能够掉以轻心,要随时保持警觉,不断进行修炼。
2.己之所欲,施之于人。我愿意别人对我做什么,我也要如此对别人做。换位思考,是我们儒家,叫做恕道,在西方来说,也会慢慢发现这是人与人相处最重要的基础。
三、幸福人生的六层次
1.适度满足自然的需求。
2.快乐而不含痛苦。
3.拥有知识与能力,可立足于社会。
4.明智处世,言行适当。
5.妥善安排生活,显示比例、完整与和谐。
6.知德合一,由内到外,表现中庸合宜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