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中丹田与五脏的关系可以开启我们打通任督二脉之路

大部分人认为上丹田确定,为印堂之处,下丹田不同观点较多,但基本都在小腹下部附近,中丹田却众说纷纭,有的说是膻中穴,有的说是心窝处,有的说是整个五脏区域。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异呢?大部分功法都是意守下丹田,到一定层次意守上丹田,那中丹田干什么呢?

我认为练功要先意守中丹田,而这个中丹田就是胃,也就是要先意守胃。这是为什么?且听我慢慢道来。

首先,我所了解到的说意守中丹田的,一个是南怀瑾先生,一个是李少波先生,不知道可百度。再往前的资料我没看到过,古书上说上下丹田可以用来汇聚真气液体,属于液丹田,中丹田是气丹田,打通全身经脉,要依靠气体来推动液体行走于经脉之中,那些气体一定有一个交界地方,我认为就是胃。

其次,在没达到不吃不喝的境界前,我们的能量来源就是食物,食物进入胃部后进行处理,所以一切转变都是从胃开始。然后就从胃开始进行了两种方式的循环。

一方面就是与五脏产生小循环,上一章我讲脾胃同为“气血生化之源”,所以从胃开始先到脾,然后依次是肺-肾-肝-心,不断循环。五脏有气,生生循环。所以当我们身体虚的时候,也就是五脏虚弱,所以说最好的方法就是食疗。

另一方面就是从胃开始沿着任脉到下丹田,到最后打通大小周天这个大循环,从下丹田到通大小周天的方法就是所有养生气功里讲的炼精化气的内容了。

这两个循环如同体循环和肺循环一样,相辅相成,互相滋润。小循环里面的气到达一个临界点后,大循环才开始顺着经脉走,打通的经脉产生的废液又通过肝肾的解毒排除体外,一但废液过量,就会导致五脏虚弱,五脏之气降到临界点以下,又要通过休养和饮食分恢复。直至打通大周天,之后的我还没研究清楚,无法说。

再次古人对中丹田为什么讲得很少呢?我觉可能是古人饮食结构较粗,脾胃能力很强,也没电和手机,所以五脏比现代人强的太多。所以大部分古人练功直接就意守下丹田即可。越往后,身体越差,所以现在人需要从中丹田开始入手,直接意守下丹田,估计大部分人很就也无法得气。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它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它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人们大都惊异于伟人成功...
    咖喱小丸子阅读 252评论 0 0
  • 去蒙古是一直以来都有的计划,利用暑假兼职赚的收入,报了一个五天四晚的团,踏上蒙古之行。 第一天 汽车一路行走,公里...
    渊初夏阅读 520评论 4 7
  • 今天的画临摹自@心蓝丫头的教程。 炎炎夏日,来杯冰凉清爽、酸酸甜甜的蓝莓奶冻,对于小吃货来说简直是一件再幸福不过的...
    圆滚滚的小阿瓜阅读 617评论 3 10
  • 〔老高以前常说文章题目最不好起,是的哎。〕 因《军师联盟》之故,开始看《三国志》。电视剧好看的同时,也想要知道些史...
    徐未阅读 424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