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摇直上(赵泗嬴政)全集阅读_扶摇直上最新章节阅读_赵泗嬴政《扶摇直上》完结版免费阅读_赵泗嬴政热门小说_扶摇直上(赵泗嬴政)完结版免费阅读_扶摇直上全文免费阅读
主角配角:赵泗嬴政
简介:是啊……以后呢?说实话,赵泗对于这个时代并没有太多融入感对于大秦,也真没有太多熟悉的感觉,最多最多的感慨也不过是,自己和两千年后的自己踏足的是同一块土地他刚穿越就在徐福出海的船队之上,说上一句远离中原文明也不为过尔后又和船员们夺船出海,漂泊五年,沿途所遇,大部分都是地方土著,更多的则是无人区归来大秦以后,也没来得及体验大秦的风土人情环游世界,是赵泗察觉到已有条...
翌日
始皇帝的归来并不是很轰动,最起码赵泗是不知情的。
眼下的赵泗,正与王离在蓝田郊野之中游猎。
二者皆一身劲装,背负长弓,箭囊,腰间挎着秦剑,王离还牵了两条大黄狗。
还有一匹战马,连同包袱一块拴在了树上。
原本是应该有两匹战马的,一人一骑……
说来话长~
赵泗上一辈子参加过马术俱乐部,骑过马,但是也就是一个业余爱好者的水平。
而且是在有马蹬马鞍等一系列辅助工具的情况下。
而这一世,打一穿越就漂洋过海,别说骑马,连见到马的次数都屈指可数。
再被摔了两次以后,赵泗老老实实的在王离的邀请下同乘一马。
刚开始信誓旦旦,最后出尽洋相,赵泗才想起来,秦朝原来没有马蹬马鞍,这玩意在秦朝之后才正式诞生。
“你这马术可得多练练,不然日后总不好一直同我共乘一骑。”王离笑着揶揄道。
“谁知道没有马蹬马鞍?”赵泗翻了个白眼。
没有马蹬马鞍这些骑乘工具的情况下,骑马这项运动的难度真的很高,尤其是对于赵泗这样的纯新手而言。
摔了几次以后就老实趴在马背上全靠臂力腿力夹紧才不至于被摔下来。
“马蹬马鞍?又是何物?”王离开口问道。
“骑马用的小东西,回头弄出来给你看。”赵泗懒得解释,没有多说。
王离见赵泗没有仔细解释,也没再多问,相处这么一段时间,二人关系越来越好,同寝同食是常有之事,不至于碰到什么就刨根问底。
“对了,你弓术如何?一石硬弓可能用得?”王离再次开口问道。
“这出来游猎,你又不能驭马,得靠弓术才能有所斩获。”
“我善射!”赵泗笑了一下,熟练的挽弓搭箭,轻轻松松拉满弓弦,尔后缓缓将弓弦放松。
晃动了一下手中的一石硬弓,赵泗略显得意的开口:“有点轻了,我常使三石硬弓!”
得益于璞玉光环的影响,赵泗的身体远胜常人,臂力极大。
力气大,就拥有了成为了弓手的基础条件。
和网游中经常出现的弓手不擅肉搏力气孱弱不同,现实之中,正儿八经的弓手基本上都是大力士,不然压根拉不开硬弓还做个屁的弓手,通常情况下,一个拉的来一石硬弓的合格弓手,放下长弓,也是出类拔萃的近战。
而赵泗,八年出海,遇到过险境,也遇到过厮杀,以至于赵泗磨练出一手不错的弓术,虽不能说百步穿杨,百发百中,但是沉心凝神的情况下,距离只要不是太远,说是十有九中绝不夸张。
力气又大,弓术也还不错,这才是赵泗在王离面前自信的缘由。
至于常使三石硬弓,那就纯粹在跟王离吹牛逼,以海外那个条件,根本做不出来三石硬弓,不过赵泗力气大是真的,目前所有经手的弓,都不能让赵泗完美发挥自己的臂力优势,王离带来的一石硬弓,给赵泗的感觉依旧偏软。
“三石硬弓?”王离脸上带着狐疑上下打量赵泗。
赵泗高是挺高的,按现代的尺度计算,将近一米九,以秦朝二十多厘米一尺的情况来说,赵泗妥妥就是一个八尺伟男子。
不过赵泗属于不显壮不显肉的类型,身形比较匀称,故而王离打量以后还是认真的摇了摇头:“我不信,我两石的弓都得勉强才能拉开。”
秦朝的一石大约是现代的一百斤出头,两石弓换算到现代那可是两百多磅。
赵泗笑了一下看向王离问道:“带的可还有弓?”
王离点了点头,赵泗也不多比比,直接挽弓,顷刻之间,弓成满月,手臂继续发力,弓弦竟被硬生生拉断。
而赵泗,毫发无伤,甚至手臂都没怎么动。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赵泗最恐怖的不是硬生生拉断一石硬弓的弓弦,而是拉断以后,拉弓弦的那只手几乎没有向后多动。
王离瞠目结舌,嗫嚅了半天这才开口说道:“三石弓,我怕是连开弦都开不了~”
“骗你呢,我那手底下几头烂蒜,哪能做的出来三石硬弓?”赵泗笑着开口。
弓箭这玩意,原材料是硬伤。
想要玩三石硬弓的前提是你得有一个三石硬弓才行。
以目前材料的强度,三石硬弓制作条件极高,数量也是极为稀有,怕是真的称得上神兵利器,赵泗别说三石硬弓,两石硬弓都没用过,开弓射箭,总得收着力气,一时兴起,弄断弓身拉断弓弦也是常有的事情。
“再给我一副弓箭。”赵泗开口,王离从马背上重新取下一副新的一石硬弓。
这次出门,一共带了四把硬弓,两把是备用,不用担心没的用。
赵泗为了熟悉手感,选择挽弓搭箭,而不是放空弦,频繁放空弦很伤弓箭,这个道理赵泗还是知道的。
深吸一口气,瞄准前方的大树,约莫三四十步的距离,赵泗沉心凝神。
一箭射出,稳稳当当的扎在大树躯干正中央。
尔后继续挽弓搭箭,一箭接着一箭,从最开始频率较慢,手感生疏,一直稳定到最后大约五秒钟一箭,稳定中靶。
放了二十多箭,赵泗只觉找回了手感,这才放下长弓笑了起来。
“还成,手感没生疏。”
而一旁的王离,略显目瞪口呆。
赵泗的箭术怎么说呢,很不错,但是也仅限于很不错,不至于夸张到世无仅有的地步,勉强在寻常人面前称一个射箭好手个中翘楚。
但和真正的神射手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但是用来在小伙伴面前装逼已经够用了。
因为王离的射术,真的很一般。
如王贲评价一般,天资低劣,富贵出身,箭袋子喂养,也挽救不了王离低劣的天赋,王离的弓术在同龄人中都只能算是中等。
若不然,也不至于游猎还得带两条大黄狗了,因为如果不带这两条大黄狗,王离真的能做到忙活一天没有任何猎物。
赵泗之于王离,就相当于黄金大能俯视黑铁一般。
“如何?没骗你吧?”
王离点了点头脸上略带几分失落认真的说道:“你果然善射!”
王离和赵泗万万没想到。
他们吃着火锅唱着歌,始皇帝就来了!
眼下的二人,衣衫凌乱,胸脯袒露,发鬓满是汗水,袖子也撸到胳膊肘往上。
此时天气已至立夏,煮着火锅喝着酒,身体燥热是难免的事情,甚至于王离的嘴唇子都被火锅辣的红彤彤的发肿。
二人此刻也喝的有点醉。
古代的酒度数确实不是很高,赵泗上辈子酒量也确实挺好,可是穿越而来,换了身体,赵泗穿越以后又没喝过什么酒,没有酒精耐受,上辈子的酒量和这辈子的酒量又没有半毛钱关系,自然而然几杯下肚头晕眼花脚步凌乱。
王离亦是如此,他虽然家中富裕,时常有美酒喝,喝的也不在少数,但是很显然王离的酒量也没有练出来,和赵泗一样,三杯猫尿下肚醉的颠三倒四。
值得一提的是,赵泗对于喝酒并不是十分热衷,也不是十分讨厌,他比较讨厌酒桌文化,比较讨厌喝高度白酒,啤酒葡萄酒米酒这种,赵泗喝起来感觉还是不错的。
这个时代自然没有白酒,白酒那玩意是近现代化的产物,王离带来的是正宗的黄酒,度数不算太高,喝起来味道也还可以。
赵泗酒品还行,只不过微醺以后话明显有点多,人也有点兴奋,正准备拉着王离猜拳,醉醺醺的王离却推开了赵泗的手。
赵泗王离二人相对而坐,故而赵泗没看见,王离却第一时间看到了始皇帝,看到了自家老爹黑的沉如墨水一般的脸色。
本就不多的酒意顷刻之间消散,王离赶忙起身,身子一时之间甚至还没有站稳赶紧躬身行礼。
“臣,王离!参见陛下!”
起身之际,王离也没有忘了自己的小伙伴,偷偷用脚尖踢了一下赵泗。
赵泗正纳闷王离忽然站起来踢自己一脚干什么,看到王离躬身行礼口称陛下,略微上头的酒意也随之消散,瞬间来了个一百八十度旋转起身和王离一道躬身行礼。
“民赵泗,参见陛下!”
王贲怒视自家不靠谱的儿子,平日里天天都在军营之中碍眼,始皇帝亲至却跑了出去。
甚至还喝的酩酊大醉,胸膛袒露,发型凌乱,没有丝毫形象可言。
王离正低着头呢,他知道自家老爹肯定正在生自己气,回头也少不得被训斥一番,正寻思着到时候怎么躲避呢。
这事它又不能怨王离,王离离营走的是正规上报流程,王贲在这方面对王离管的极为严格,王离作为军官,并没有私自外出,人有自己的假期,该走的流程也已经走了,谁也挑不出来半点毛病,只能说运气不好,始皇帝刚好亲至蓝田大营。
甚至始皇帝还不是等着自己带着赵泗回去,而是亲至此地,没有任何通知的情况下,王离哪有机会整理仪表?
至于始皇帝,看着明显喝的有点醉意的年轻人躬身站在一旁,再看二人皆面红耳赤,不拘一格,胸口袒露,只是脸上露出了一些笑容。
年轻人啊……始皇帝年近五十,不管是年龄还是地位上都不需要在这种小事上刷存在感。
王离赵泗二人本就无错,过来的途中不让随行之人提前通知王离赵泗也是始皇帝一时兴起的恶趣味使然。
“无需行礼……”始皇帝摆了摆手,赵泗和王离二人乖巧起身低着头看着地面发呆。
始皇帝则饶有兴致的走到二人之前相对而坐的地方,土灶之中,柴薪仍在燃烧,铜锅里面,火锅里面仍有肉片在上下翻滚。
因为煮的已经颇有时候,辣椒、牛油、牛骨、山菌、麻椒、等各种香味已经被完全煮透煮开,再加上里面的山鹿肉,糜子肉,兔子肉。
始皇帝刚刚走进,缠绕着香味白烟就张牙舞爪的朝着始皇帝面门扑来。
香!
香!
香!
始皇帝讶异的发现,自己居然产生了食欲?
是被这香气勾起的?
近些日子始皇帝吃的东西实在不多,因为食物匮乏的原因,始皇帝算是强逼着自己吃点东西,很多时候甚至感觉不到饿,也感觉不到想吃东西。
眼下被着香气一激,始皇帝忽然发现,自己近几日吃的东西加起来,恐怕也没有之前一天下来吃的东西多。
身体确实没有摄入过多营养和食物,食欲却被火锅的香味陡然打开,始皇帝惊发现。
自己饿了!而且在香气的持续散发之下,始皇帝的饥饿感越来越浓。
饿并不是很舒服的感觉。
但是如果感觉不到饿那就更令人心忧。
始皇帝不动声色的鼻翼鼓动,又吸了一下。
香!真香!
那里面翻滚的是什么?辣椒?怎么会这么香?
始皇帝并没有发现,自己再来到这里和赵泗接触的瞬间,身心已经不自觉的放松了下来,甚至有多余的心情去好奇这是一种什么吃法。
像是煮?好像又不像。
“这是何吃法?”始皇帝直接看向赵泗。
肯定不是王离弄出来的。
“回陛下,这是火锅!”
赵泗见始皇帝有兴趣,上前一步为始皇帝介绍。
“此锅以牛骨牛油辣椒麻椒山菌煮之,切肉入内涮上片刻,各种香味俱全,食之甚美!”赵泗开口说道。
“对了,这里面的牛油牛骨都是官府备案过的……”赵泗临了不忘给自己小伙伴开脱一下。
“这是你二人猎来?”始皇帝指着被切了一半的山鹿和糜子。
“赵泗射的……”王离回了一句,顺便偷偷看了一眼自己的父亲,见脸色还黑着,也就没敢说自己就靠着两条大黄狗逮了一只竹鼠。
始皇帝颇有兴趣的点了点头,有食欲是难得的好事,他打算等下归营,让赵泗给自己弄一锅这般的吃食,好好填补一下自己几日因为食欲不振而颇为疲惫的身体,再顺便询问赵泗一些事情。
不过很显然,始皇帝等的了,他的身体因为长期进食过少,眼下又食欲大振的情况,率先缴械投降。
始皇帝转身看向赵泗刚准备开口。
咕噜……
“你……”
咕噜……咕噜……
气氛一时间有些尴尬~~
王离低着头鼻子抖了一下。
王贲若无其事,赵高面色没有任何改变,周围士卒也不动声色。
唯有喝了点小酒的赵泗,脚趾拇扣的绑紧,吭哧一声,成为了人群中最靓的那个仔。
(ps:月票推荐票快捷投票通道。)
(再补充:始皇帝食欲和精神好转是因为璞玉光环。而非因为火锅太香。可以视为金手指解除缓解负面状态,正常以后,火锅的香味才激发了本就很饿的食欲。)
大九州说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难以证实。
毕竟这个时代徐福赵泗这一批人才是真正踏足过九州之外的人,甚至于只有赵泗进行了环游世界的壮举。
始皇帝询问过后,并没有再说什么,这个世界地图的意义更多的是对大九州说的一种补充,而非大秦未来的征战方向。
当然,前提是建立在面前的少年没有骗人的情况下。
始皇帝将地图递给身旁的蒙毅,尔后看向地上沾满泥土的作物。
“此乃何物?”始皇帝开口问道。
“此物民命名为红薯,生熟皆可食,生食味甘且脆,熟食口感软糯,味道香甜,亦有通气饱腹之用。亩产几百斤!”
“此物民命名为土豆,食之饱腹,可为口粮,熟食味香。亩产亦有几百斤!”
“此物民命名为玉米,可为主粮,亩产虽逊色于红薯土豆,但产量倍多寻常农种。”
“此物民命名为辣椒,味辛辣,极佳,食之甚美!”赵泗脸上露出了笑容。
赵泗这次出海归来,除了搜集红薯土豆玉米以外就是收集大量可食用蔬菜香料水果种子。
赵泗虽然历史学的不是很好,但是也知道,在汉朝凿通西域之前,中原的农副产品和调味品都是比较单一的。
如胡椒,葡萄、核桃、胡萝卜、胡椒、胡豆、波菜、黄瓜、石榴等都是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原。
而辣椒玉米红薯土豆的原产地更是远在美洲。
实际上现在的中原只能称得上宜居,开发程度和文明程度远超其他地区,但是地大物博还得等到汉唐时期屡次开扩塞外,进行大量的农副产品引进和文化交流之后。
而这些东西,赵泗最看重的就是各种各样的水果种子和香料蔬菜种子。
值得一提的是,现代食用的很多水果,都是经过人工育种培育优选的。
故而实际上赵泗在这个时代找到的水果吃起来并没有现代味道那么好,有些甚至于难以下咽,也就外表看起来好像沾亲带故。
大部分都是偏酸偏涩,水分也不如现代的水果充足,可食用部分也没有现代那么多。
农副产品,也属于人类驯服自然的一部分。
哪有甚么水果会恰好长在人的口味之上,只是恰好这个东西可以吃,吃起来还凑合,经过漫长时间的人工挑选,味道更甜的,水分更多的,果食更大的,才会被留下来继续播种。
而在现代,科技的发展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甚至会出现市面上的某些水果的果实从口味乃至于外观和野生水果近乎是两个物种。
现在赵泗带回来的种子,大部分都属于野种,基本没有经过人工培育。
除了一部分香料和蔬菜等比较符合人类口味的可以直接栽种食用,有很大一部分水果都需要通过时间来进行培育。
总之,现阶段赵泗就算栽种下去,收获的果实大概率也是又小又难吃。
和原始时代,人类通过漫长的时间把狼驯服成狗是一个道理。
相比较于红薯土豆玉米这三种新型口食粮,赵泗明显对于辣椒等香料更加看重。
很正常,毕竟没了红薯土豆玉米这个时代还有别的农作物,麻、黍、稷、麦、菽,总之饿不死赵泗。
红薯土豆玉米这些高产农作物的意义更多是普世意义,对诸夏的农业生态格局会产生比较大的影响。
而辣椒胡椒等调味品对于赵泗的意义就比较直接了。
作为一个四川人,赵泗可以说是无辣不欢。
而在辣椒泊来中原之前,中原只有麻椒,韭花等调味的农副产品。
相比较于辣椒对味觉直白的刺激,这些都逊色三分。
然而站在始皇帝的角度,哪怕能够明显感觉出赵泗对于辣椒这等作物的喜爱,他的注意力依旧放在了红薯土豆玉米之上。
“亩产,几百斤?”始皇帝重复了一下。
秦朝,虽然是大一统的开端,但是大多数情况下是个春秋战国混为一谈。
这个时期虽然也采用精耕细作的农耕方式,但是不管是种子也好,还是耕耘经验也罢,都远不及后世。
秦朝时期的粮食亩产量,普遍停留在一百斤上下。
亩产一百二十斤往上都算耕种得力,一百五十斤往上都要烧高香了。
而至于宋明清时期,没有自然灾害的影响下,平均亩产两百斤往上已经成为了一种常态。
赵泗知道,两千年前的种子和两千年后的种子不一样。
现代红薯土豆亩产三四千斤是常态,某些地区甚至能够做到亩产八千斤……
但那是建立在打虫药,化肥,乃至于种子本身就经历过了科学的人工培育。
故而,赵泗只敢往少了说。
这等东西意义重大,与其往多了说,倒不如往少了说。
毕竟相比较于这个时代平均亩产百斤的粮食产量,几百斤也是一个天文数字了。
“约莫?五百斤上下?”赵泗很保守,他甚至连亩产千斤都没有说。
五百斤上下……这是个什么概念?
这意味着,普及开来,全天下饿死的人将减少大半。
而从始皇帝的角度出发,一个亩产五百斤的粮食农作物,无疑是为秦朝的统治添砖加瓦,增加了极高的政权稳定性。
“至多五百斤?”始皇帝甚至多问了一句。
“大约五百斤。”赵泗开口回答到。
五百斤的平均产量很高,五百斤的最高产量那水分可就大了去了。
人和人不能一概而论,粮食和粮食也不能一概而论。
秦朝时期,商鞅改法以后鼓励生产,彼时都已经有记录有人能够亩产两百五十斤。
都江堰修建成功以后,最高亩产记录甚至达到了317斤。
有没有水分不知道,但是彼时秦国地区的平均亩产依旧也刚刚跨过百斤罢了。这还是得益于秦国的耕战制度,种地也有赏罚,故而农业生产效率和技术水平高于六国。
而始皇帝一统天下的现在,甚至还有很多地区亩产不足百斤。
客观的说,一统天下以后的秦朝,平均亩产反而下降了十斤到二十斤左右。
粮食生产也是上下相差极大,唯有平均值最为靠谱。
平均亩产五百斤,放在这个时代是什么概念?
“此等作物?可好操弄?”始皇帝的下意识认为这是一种比较金贵生长条件要求较高的农作物。
没办法,亩产量太大了,条件不高一点总觉得不真实。
“好养活的很!”赵泗咧嘴一笑。
哪怕是始皇帝,面对未知的信息也有很大的极限。
亩产五百斤……只是赵泗的保守说法罢了。
赵泗更爱口腹之欲。
但是始皇帝这般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很明显对于新品种的香料就没有那么大的兴趣了。
听到辣椒并非粮食而是一种香料就显得有些意兴阑珊。
不过有红薯土豆玉米三种新粮,已经算是收获颇丰。
按照赵泗所说,红薯土豆平均亩产能够达到五百斤,玉米长成周期倍短于小麦,产量略高,虽然不是长生不老药,但是这三种东西确实值得特意回归大秦进献。
“余种可足?”始皇帝开口问道。
“船上还有很多。”
赵泗在到达美洲的时候,特意储存了大量种子,为了防止变质,甚至在船上都有栽种,所以种子留下来的不少,都有个百斤往上。
辣椒种子赵泗也留了很多,纯属赵泗的一己之私,至于其余水果蔬菜种子就没留那么多,一种约莫一小袋子,能留个种就行。
始皇帝点了点头,示意蒙毅派人去船上交接种子,尔后看向赵泗。
“为何归秦?”始皇帝问出了最后一个问题。
赵泗说的很好,忠于大秦,忠于他秦始皇。
履历似乎也没有问题,夺船出走以后又继续执行王命,直到发现了意义重大的新作物才中途归秦。
而且这些履历都很好证实,船上四百多人,不可能串供一致,分开询问,很容易问出真假。
但是,始皇帝敏锐的捕捉到了一点。
赵泗的船队不是第一时间靠港,而是在一个月前滞留海外,单独派了一艘船和琅琊本地官府接触以后才集体靠港。
恰好当时始皇帝大巡天下,经过琅琊,得知出海寻仙的船队归来,于是特意前往琅琊等待,这才有了今日赵泗船队靠港,始皇帝亲至的场面。
赵泗沉默片刻开口说道:“所为归家罢了。”
实际上,不管是怎么样的信念,都没有思乡和归家来的强烈。
真正不顾一切都想要执行王命的是极少数,大多数跟随赵泗夺船出海的人,内心最深的执念还是归家。
执行王命,本质上是不愿流落海外的一种借口。
留下来很简单,但是留下来就再也回不去了。
出去执行王命,就有那么一丝虚无缥缈的归家的希望。
哪怕很多人都知道,寻仙之事,十分飘渺,或许终其一生也无法完成王命,重新踏足故乡土地。
但是很多人,都情愿死在归家的路上。
“彼时出海,船上人手,又有哪个没有家眷?一应童男童女,有的还是家中独子。”赵泗开口说道。
这才是这个时代的沉重之处。
徐福出海是诸夏历史上第一次远洋探索和航行,听起来波澜壮阔,充满了史诗的味道。
然而本质上,这次出海是徐福一个人的骗局,和几千个家庭的悲剧。
工匠,农人,士卒,告别家中孩儿,最终沦落海外……终生不得归家。
三千童男童女,他们尚在懵懂之时,就在父母悲戚的哭声之中踏上海船,从此往后人生的几十年,再也见不到亲人的面目。
记忆会在她们脑海里逐渐模糊消散,乃至于只是记得自己是有父母的人,却不知道自己的父母是谁了。
历史华丽的诗篇是用鲜血和眼泪书写而成。
而徐福出海,也只不过是这个时代的一个小小插曲罢了。
谁又不想回家?所有人都想回家。
他们在畏惧什么?还不是畏惧未能完成王命而被牵连诛杀?
这或许是徐福的欺骗,可是没人愿意用生命试探真假。
赵泗甚至无法揭开徐福的骗局,因为他没有办法和徐福对峙,他不能代表始皇帝。
所有人都想归家,但只有九百多个和赵泗夺船出走,留在扶桑的本质上也是无家可归的可怜人。
始皇帝看着赵泗,眼神凝重。
“你在怨朕?”
赵泗诚恳的摇了摇头。
“我应该感谢陛下。”赵泗认真的说道。
赵泗上辈子就热爱冒险,穿越了以后同样如此。
赵泗带九百人夺船出海,环游世界,支持赵泗的根本还在于赵泗的冒险精神。
在两千多年前的先秦,有足以跨海的船队,有经验丰富的船员。
而在这个时代,一切都是蛮荒和未知,那么多地方尚未征服,每踏足一处都是新世界。
赵泗,无法拒绝这样的诱惑!
本质上来说,赵泗和徐福似乎并无区别,他也在利用船员。
利用他们收获自己的精神满足,甚至于赵泗第一时间的想法并不是带他们归家,而是想办法哄一批人完成自己环游世界的壮举。
是一路上,和自己明明年龄一样大的家伙,奄奄一息的躺在赵泗身边,惶恐而又坚定的恳求赵泗将自己的骨灰带回故土和家乡安葬,赵泗才坚定了带他们归家的想法。
可惜的是,有些人死在了海里,捞不回来了,只能带回去一些他的衣物。
有的遇上了海暴,海船为之倾覆,连带着存在船上的骨灰也没了。
赵泗作为一个穿越者,作为这次环游计划的发起人和带头人,作为始皇帝寻仙的直接受益者。
他没有任何资格怨恨始皇帝。
可以肯定的是,红薯土豆玉米这三种农作物长成以后,赵泗的言论得到验证之后,几乎所有船员都会获得不菲的嘉奖。
甚至于这些船员都不会怨恨始皇帝。
他们会恨谁呢?恨当年把自己定为童男童女的秦吏?恨哄骗始皇帝的徐福?总之是恨不到始皇帝身上的。
始皇帝看了赵泗半晌,最终点了点头露出笑容,尔后背身离去。
这个小家伙,给始皇帝的感觉很奇怪。
怎么说呢?
就是仿佛这个小家伙说话天生就带着一股让人信服,让人亲近的感觉。
放在平时,始皇帝根本不会问出什么你在怨朕这样的屁话。
始皇帝不是傻子,他的所作所为他比谁都清楚,天底下怨恨他的人不知凡几,始皇帝也从不渴望谁能够理解自己,同样,他也不在乎任何人的情绪。
这个小家伙不一样……和他的对话似乎更容易被牵动情绪。
回顾和这个小家伙的对话,也似乎能够感觉到,自己的心情似乎比较愉悦,乃至于整个人都轻松几分,那是一种很自然的相处环境。
(每天稳定更新两张,求追读,求月票,求打赏,我甚至不确定有没有人看俺,感觉在单机。)
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号【伊桐读物】
去回个书号【1180】, 即可免费阅读【扶摇直上】小说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