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最近更文的诗词好多都是来源于我们曾经学习的课本。每每读来,倍感亲切和熟悉。

重温经典,回味童年,不知不觉这些诗词已经陪伴我们几十年,读来还是那么美好,却也不由自主地怀念那些曾经的时光。

初读时只觉得朗朗上口,意趣盎然,再读已懂人生。

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脍炙人口的小诗,仍然绕不开童年的回忆,家乡的味道。

有一段时光,愈老愈爱回忆,但却是永远回不去的童年时光。

故乡,是一抹乡愁,是我们年少时想逃离,年老想回却回不去的地方。

但幸运的是我们的主人公——贺知章,年老的时候怀念家乡,最后达成所愿,回家的心愿得以实现。

今天我们就聊贺知章,提起贺知章,便会想起那首《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满满的童年记忆。

但我们今天要聊的是他的另外一首诗,同样是耳熟能详、妇孺皆知的一首小诗《回乡偶书》。

而这首小诗的背后,是贺知章走了50年的回乡之路。

贺知章被誉为“唐朝最幸福的诗人”,他有着令所有人艳羡的简历:生活在繁花似锦的盛唐,赶上了最美好的时代。

37岁高中状元,86岁寿终正寝,在京为官近50年,一直身居高位,从未被贬,最得意的学生名叫李亨,也就是后来的唐肃宗……

公元659年,贺知章出生于越州永兴,字季真,少年时便以诗文闻名于当地,但因为当时唐朝政权反复更迭,时局不稳,科举考试曾一度中断。

唐武后证圣元年(公元695年),贺知章36岁赴京赶考,和大多数诗人“屡战屡败”的战绩相比,他堪称“锦鲤王”——初战告捷,一举拔得头筹,顺利拿下当年金科状元,也是浙江省有史料记载以来的第一位状元。

科举之后,贺知章正式步入仕途,最开始的时候,他担任国子四门博士,后迁太常博士。

初入仕途的贺知章以为在国子监只是暂时的,一旦有机遇,自己定能一展抱负,然而没想到的是,这一等,就是18年。

这个机遇,是他的表弟陆象先带来的。

陆象先,贺知章族姑的儿子,年龄上比他小五六岁。

陆象先一直是贺知章的忠实粉丝,十分欣赏表兄贺知章的风趣幽默和才学。

公元711年,陆象先加授同平章事。就任后,陆象先向李隆基举荐的第一个人,便是表兄贺知章。

于是很快,短短5年,贺知章就从国子监老师升职到了门下省的起居郎,也就是专门负责记录朝政大事和皇帝日常。

但在门下省起居郎这个位置上,贺知章并没有待太久,因为他被调任进陕王府,陪五岁的李亨读书。

李亨,就是后来的唐肃宗。

公元722年,贺知章遇到人生第二个机遇……

这一年,张说征讨突厥叛军大胜,朝廷上下纷纷向张说献诗祝贺。贺知章也写诗将张说美美地夸了一番。

张说性格刚烈,脾气暴躁,跟朝廷很多官员关系都不融洽,但也不知道为啥,张说特别喜欢贺知章,非常喜欢那种,也许这就是缘分吧。

公元723年,张说被玄宗皇帝任命为中书令,他一上任就立刻举荐贺知章参与编撰《六典》和《文纂》等书。

当然,也因为贺知章有真才实学,在编撰这些书的过程中,表现十分令领导满意,所以,还没等这些书修撰完毕,贺知章就从太常博士升职为太常少卿了。

不仅如此,两年后,已经66岁的贺知章又一次因为张说的关系,再次升职为礼部侍郎,并兼任集贤院学士,“一时两加荣命,足为学者光耀”。

同一年,公元725年,宰相张说极力游说之下,唐玄宗决定前往泰山封禅。

贺知章在此次封禅中,给出的建议让玄宗十分满意,而且封禅结束之后,贺知章又写了很多歌功颂德的封禅诗,他的忠心和文采再次使玄宗喜悦不已,于是贺知章又兼任了太子右庶子和太子侍读。

可见,张说屡次“关照”贺知章,也并非私心,而是贺知章真的值得有更好的机遇与平台去发挥他的价值。

公元738年,开元二十六年,太子李瑛被废杀,李亨被立为皇太子,此时贺知章已经80岁了。

这一年,贺知章再次荣禄加身,被升职为正三品的太子宾客、银青光禄大夫、兼正授秘书监,因而人称“贺监”。

贺知章与其他大多数官员不同,他入仕较晚,在别的官员已经退休或去世的年纪,他的辉煌才真正开始。

人过中年,生一场病看清生活的真相。

贺知章一直是一个活得通透的人,作为唐朝诗人中最大的“锦鲤”,他的仕途可谓是顺风顺水,状元及第,官至三品,太子恩师……就连皇帝唐玄宗有什么事情,都常常听他的意见,但就是这么一个人,在一场病后突然“清醒”了。

天宝三年(公元744年),86岁的贺知章病了,而且病得很重,躺在床上,几乎不省人事。

但上天终究还是眷顾这位当了一辈子“锦鲤”的老人,这场病,他熬过来了。

但这一次身体好些之后,时任秘书监的他立即上书唐玄宗,请求告老还乡,想要在家乡颐养天年。

玄宗皇帝最初没答应,因为实在不舍。

于是贺知章多次上书请辞,并希望把自己在长安的房子捐为道观,对此,玄宗皇帝也是十分无奈了。

也许是君王的无奈,也许是对86岁老人的不忍拒绝,总之,玄宗皇帝允了贺知章的请辞,并亲自给道观赐名“千秋观”。

他还乡那天,玄宗皇帝在京城东门设立帐幕,与百官一同,设宴为贺知章饯行。

送行的人群中,除了玄宗李隆基,还有太子李亨,左相李适之,右相李林甫,以及三十多位“六卿庶尹大夫”。

有人说:“我渐渐明白,我步履匆匆,脚步不停,其实不是为了走多远,而是为了回家。”

大概在贺知章看来,一场病,一梦醒,忙碌了一辈子,临到老了,只想回到生命开始的地方,回归心灵的宁静乡。

回到故乡,回到他一生的起点,也是他一生的终点。

唐天宝三年,久客异乡的游子,沿着记忆中的道路,重返故乡江南。

回到老家,很多人和事都已经改变。唯有家门前的湖水,春风吹拂下泛起一圈圈的波澜。

一别五十载,几多沧桑迟暮,唯有乡音不敢忘,却不曾想,村口几个孩童笑望着自己,问是哪里来的客人。

那一个瞬间,诗人是悲伤和苍凉的,自己竟成了故乡的客人……百感交集之下,他写了这首《回乡偶书》:

《回乡偶书二首·其一》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唐•贺知章

赏析

这是一首久客异乡、返回故里的感怀诗。写于初来乍到之时,抒写久客伤老之情。

一、二句,诗人置于熟悉而又陌生的故乡环境中,心情难于平静。

三、四句虽写自己,却从儿童方面的感觉着笔,极富生活情趣。

诗的感情自然、逼真,内容虽平淡,人情味却浓足。语言朴实无华,毫不雕琢,细品诗境,别有一番天地。

少小离家老大回

首句意思我年少时离开家乡,到迟暮之年才回来。

少小离家:贺知章三十七岁中进士,在此以前就离开家乡。

老大:年纪大了。贺知章回乡时已年逾八十。

第一句诗一开始,就紧扣题目,单刀直入,点明离家与回乡相距年岁之久、时间之遥,其中已蕴藏着很深的感慨。

山河依旧,人事消磨,将自然的永恒与人生的多变作了鲜明的对照。

这里是明写,在“少小离家老大回”中是隐含,表现手法不同,艺术效果也不同。

乡音无改鬓毛衰

第二句意思是我的乡音虽未改变,鬓角的毛发却已斑白。

乡音:家乡的口音。

无改:没什么变化。一作“难改”。

鬓毛:额角边靠近耳朵的头发。一作“面毛”。

衰:减少,疏落。指鬓毛减少,疏落。

第二句用的也是对比法,但不是自然与人生的对比,而是语言与鬓发的对比。

语言习惯一经形成,虽经岁月磨砺也难以更改;美好青春难以永驻,童颜黑发转眼即可衰颓。诗人这时的感情是悲喜交集,感慨与激动参半。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最后两句意思是家乡的孩童看见我,没有一个认识我。他们笑着询问我:这客人是从哪里来的呀?

相见:即看见我。

相:带有指代性的副词。即不认识我。一本作“却问”,一本作“借问”。

三四句从充满感慨的一幅自画像,转而为富于戏剧性的儿童笑问的场面。

“笑问客从何处来”,在儿童,这只是淡淡的一问,言尽而意止;在诗人,却成了重重的一击,引出了他的无穷感慨,自己的老迈衰颓与反主为宾的悲哀,尽都包含在这看似平淡的一问中了。

全诗就在这有问无答处悄然作结,而弦外之音却如空谷传响,哀婉备至,久久不绝。

就全诗来看,一二句尚属平平,三四句却似峰回路转,别有境界。

后两句的妙处在于背面敷粉,了无痕迹:虽写哀情,却借欢乐场面表现;虽为写己,却从儿童一面翻出。

而所写儿童问话的场面又极富于生活的情趣,即使读者不为诗人久客伤老之情所感染,也不能不被这一饶有趣味的生活场景所打动。

备注:1. 图片来自网络,侵之必删。
          2. 部分诗词释义及赏析资料选自《古诗文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4,377评论 6 496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1,390评论 3 389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9,967评论 0 349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344评论 1 288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441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492评论 1 29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497评论 3 412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274评论 0 269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732评论 1 30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008评论 2 328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184评论 1 342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837评论 4 337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520评论 3 322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56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407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056评论 2 365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074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