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记:桑代克“试误说”的介绍
桑代克,美国心理学家,心理学联结主义的建立者和教育心理学体系的创始人。他于19世纪末进行了最著名的实验是饿猫实验。桑代克将饥饿的猫禁闭于迷笼之内,饿猫可以用抓绳或按钮等三种不同的动作逃出笼外获得食物。饥饿的猫第一次被关进迷笼时,开始盲目地乱撞乱叫,东抓西咬,经过一段时间后,它可能做对了打开迷笼门的动作,逃出笼外。桑代克重新将猫再关入笼内,并记录每次从实验开始到猫做出打开笼门的正确动作所用的时间。发现随着练习次数的增加,饿猫打开迷笼吃到食物的时间越来越短。桑代克认为猫是在进行“尝试错误”的学习,因此,有人将桑代克的这种观点称为学习的“试误说”。
问题情境:设想一下在饿猫尝试了很长时间都没有打开开关,主人着急了,替它打开了迷笼立即吃到了食物的结果?
可能的结果:
阶段1:主人很开心,直接帮饿猫打开迷笼对于主人来说是很简单的操作,但是一次又一次,饿猫吃食物都需要主人帮忙,主人慢慢有点厌倦了,而且有时候主人也很忙,实在没有办法做到每次都帮饿猫打开迷笼开关。
阶段2:在经历了n次的帮打开后,主人开始有点期待饿猫能自己探索找到打开开关的方法,但是这个时候的饿猫已经习惯了每次能直接冲到迷笼外、很快吃到食物的便捷,实在没有耐心像第一次那样去乱撞乱叫的探索啦。
阶段3:有期待的主人&依赖习惯的饿猫&尚未发展起来的打开迷笼的能力促成了主人的焦虑值直线上升。
阶段4:主人此时忘记了第一次饿猫曾经探索的热情,满眼看到的都是一个太依赖、毫无自理能力的饿猫,这就是行为的结果,对饿猫开始产生了怨恨和怪罪,并且对它进行多方比较,多方打压,“你怎么不如隔壁那只白猫呢?”“你怎么连自己吃个食物都还需要我帮忙呢?”,焦虑升级为指责,只为减轻自己的焦虑。(因为焦虑是对内的,通过对外的指责可以解除自己的焦虑)
讨论:
这个情景熟悉不熟悉呢?在现在的家庭教育中并不少见吧。在孩子刚学会走路的时候,想下来走路,但是担心ta会摔跤,所以经常抱着,结果孩子习惯了被抱着,被抱意味着是安全的,当我们越来越抱不动日益长大的孩子时,想放下来,却发现ta不愿意下来了,因为ta没有获得独自下来跑的经验;当孩子刚上学,成绩不理想,我们指责孩子怎么就没有谁谁谁好呢?怎么就这么不爱学习呢?殊不知孩子才接触考试,还不太具备读题审题的经验.......
我们习惯关注的是什么?关注行为的结果,却忽略了结果是由无数的过程形成的结果,结果是显性的,但是过程却不一定是显性的,无数的尝试错误的过程其实已经促成了孩子心理框架发生了足够的改变,只是我们并没有看见而已,我们用我们的标准来衡量孩子所有的行为,所以结果至上的我们不知不觉成为了纯粹的功利主义者,大人和孩子的世界何尝不是一个“弱肉强食”的对立的世界呢?
静静的陪伴着孩子们长大、即使看到他们做得不够好、甚至做错了,我们也不去干预,这又何尝不是一种父母能力。在家庭教育中人境、心境和物境对孩子的熏陶远远比我们对孩子一对一24小时的监督要有效得多。
什么是人境?
人境就是家庭内部成员他们的行为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我们希望孩子不要迷恋手机,大人是不是也要控制在孩子面前玩手机的时间,除非用手机有工作需要,可以和孩子解释。和谐的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也是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催化剂,孩子在这样的关系环境中习得了尊重、理解、关心等等,而在争吵、计较的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孩子经常被撕裂成不完整的个体,他们不得不分化出不同的自体来应对争吵中的两方或多方亲人,这样的撕裂是不利于他们后期的整合,同时也是特别消耗孩子的心理资源的,孩子把过多的心理资源去应对这些家庭争端,那么可以想一想ta能用来发展自己的心理资源又有多少?
什么是心境?
心境就是家庭的心理氛围,是轻松的、愉悦的、和平的、安静的还是压抑的、冷漠的、让人心烦的,我在家里很喜欢调动孩子在这一块的感受,比如:大宝在学习的时候,我会提醒她选择什么样的环境有利于她能更加平静、投入的去进入学习状态,现在的她可以很自觉的在学习时间把房门关上,非常高效的投入学习,当她走出房门产出的学习结果也是非常好的;在早上起床后,我会第一时间拉开窗帘,让孩子们感受窗外的阳光,让他们早上还没起床就能因阳光的沐浴迎来喜悦的心情;在我们想放松的时候,我们可能会播放一首大家都喜爱的音乐。心境其实重点调节的是情绪,情绪可以非常大的影响到人的认知,在比较正面的情绪环境中孩子的认知能力可以得到很高效的开发。
什么是物境?
物境就是家里的物理环境,比如家具的颜色、舒适度、高度、孩子书房窗帘的颜色,比如说,有理论认为孩子书房的窗帘不建议选择完全遮光的,应选择半透光的窗帘,让ta与外界有连接的感觉。家里有小宝的,看一看靠地面的柜子里有没有放着小宝喜欢玩的玩具,还是把这些玩具放在特别高的、ta够不着的地方。
然后,附上大宝今天在家独自整理她房间的成果,她的整理房间的习惯形成的并不早,曾经这个问题也是我情绪的崩点,那个时候的我关注的更多是她没有整理房间的结果,但是忽略了她还没有积累整理房间的经验,由此,恶性循环,因为这事,我的情绪爆发得越多,她似乎对这个事越来越没有兴趣,不知不觉中,在冲突中这件事的责任人开始进行了转变,因为爆发情绪的是我,难受的是我,责任人开始由她变成了我。后来我开始不管了,但是我会让她习惯在她的房间待着,待着去学习,去做她喜欢做的事,她开始慢慢喜欢在她房间的感觉,在这个房间她收获了太多让她产生愉悦感、价值感的事情,慢慢的她开始对这个房间的环境有了要求。在最开始的时候她整理出的房间并没有那么理想,但是相比于她以前的不做已经是相当大的进步,一句话“看过程不要仅仅看结果”,并且我及时的让她知道我看到了她的进步,从而促使了她的这种行为能继续保持下去,慢慢的她整理房间的水平越来越高,并且小家伙开始把整理房间变成了一件很愉悦的事情,还对这件事的进行做了更积极的管理,比如她会选择一边听故事一边整理房间,这个过程中内化给她的整理能力、价值感体验都是她在反反复复的整理过程中获得的,绝对不是我做妈妈的能给到她的。
剥开孩子行为表象的迷雾,看看表象后的他们的尝试过程,尽管错误了,也只是暂时的,你看到的是“错误”,我看到的“练习”,错误思维关注的是结果,练习思维更关注过程。关注错误给孩子带来的是挫败感,这样的孩子长大后会倾向选择“如何去规避错误”,他们更容易选择难度低一点的任务来规避错误,关注练习让孩子从小习得“付出是可以改变结果的“的认知取向,这样的孩子会有更多的掌控感,对自己有更积极的认知,长大后ta会更倾向选择挑战性的任务,因为ta认为足够的摸索是可以完成目标的。
默默的陪着孩子的成长、静候花开的能力执行起来在开始阶段比控制执行更难,父母要做到眼不看、嘴不说、心要静,难难难,但是花开之后的繁荣景象却是让我们后期欢喜万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