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为什么需要一个哆啦A梦
————哆啦A梦与婚姻心理学
献给最亲密的伴侣——小苗同学
为什么写这篇文章?哆啦A梦风靡日本乃至全球多年,很多人都是在机器猫的陪伴下度过童年。但在这种风靡现象的背后,是一大群知识份子包括心理、社会、经济、历史、甚至是数学和哲学家,共同努力的结果,并非简单只是一部漫画。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当下有很多害人不浅的“名言”,如“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类似的言语不胜枚举,其害人之外就在于它只说出了一个命题的结果,却把最重要的因素——条件隐藏了起来。没有一定的知识储备,走再多的路充其量也只能是一个里程量大的“路人”而已。我辈实乃正宗末流学渣,进入心理相关领域只是为了医疗自身童年留下的创伤,以及建立一个健全的家庭,今天的短文,是受一部作品的启发而作的笔记,一方面,是自己学习思路整理的结果,另一方面,是想用更加生活化的语言将知识传递给自己的家人。文章当中,非笔记部份是最近阅读的一部作品的原文,笔记部分是自己经合当前生活和已有知识经验对原文的化解,用自身的思维语言来重塑一些学院派的理论和知识,并去掉了一些专业名词代之以通俗概念。
通用笔记,通用部份指针对整篇文章都适用的,例如,这篇文章是在讨论孩子【大雄】,但在现实中,由于受到原生家庭各种各样的经历,大量的成年人在心理上仍处在孩子阶段,这主要是指心理的安全感范围,对自己的认知会极大地受旁人的影响等,换言之,成年人几乎所有的心理需求,在孩子几个月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建立,并且其被满足的过程伴随其整个童年、青春、乃至终生,我的观点是:与其说有的人有心理疾病,我更赞同是只是Ta的童年的某个版块被忽略了而已。所以从这个角度,这篇写大雄,写孩子的短文,同样适用于成年人的心理探求,不同之处在于,孩子的心理更加空白,经历所带来的心理影响更加容易,而成人则需要更多的时间和耐心,这就好比种花,孩子的心理是一片苗圃,你撒下种子,浇水施肥即可;而成人的心理由于经历了更多,如同一片坚硬的荒草地,你要做的,除了苗圃的工作,还要松土,拨掉根深蒂固的荒草。
你为什么需要一个哆啦A梦?
原文作者给出了如下四个理由:
1. 哆啦A梦一直是忠实地陪伴者,无论发生什么都一直在一起。
大雄家庭出身极其普通,长相不出众,心智也不高,但就是这样一个人,哆啦A梦却从未因其出身,相貌,能力而嘲笑、嫌弃过他,反而无论大雄做什么,哆啦A梦都一直忠实地陪伴着。这种陪伴的感觉让大雄在面对各种困难和恐惧时,仍然相信自己不是孤单一人,相信会有援助,相信事情仍积极的转机的一面—即稳定的安全感
笔记人的心理需求不会因为外在的社会制度强加的高低贵贱而有丝毫的降低,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大雄同样如此——需要被陪伴,被害怕被疏远,这是作为人的动物群居习性的本能需求。但在现实生活中,有太多的孩子从小就在被嘲笑和鄙弃中生活,只要ta没有达到父母的期望【如考试成绩】,这时ta感受到的,不是哆啦A梦带给大雄的这种忠实的陪伴——而是一种交易,而当自己面对父母这桩交易时力有未逮【如成绩没有达到要求】时,就会被孤立,被批评甚至辱骂【邻居家孩子】,从而感觉自己被遗弃。这种感觉反应到孩子的心里就是:他们喜欢的是我的成绩,而非我这个人本身,即自己其实不是被爱的——这直接造成安全感的剥夺,恐惧,缺乏信心,这些分别在成年后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安全带极宽,给与他人的互动带来非良性影响;害怕面对问题和困难和冲突,主动逃避;以及对自己极度不自信,总会认为只有当自己做到别人认为的足够“优秀”时,才会被别人认同,终丧失自我,生活在他人的影响和控制当中。
解决, 兵法的欲取先予在这里得到最直接的应用,这也同时让人感到自诩为万物之灵的人类在面对这样的心理课题时的大量的无助——有的因为被童年的经历致伤颇深以至后来根本无力反抗,想走出来却毫无气力,这时需要外力的介入。行动胜过语言,无论ta的何种言行,都不要指责,而是平心静气地,和ta在一起,走进ta的世界,参与、陪伴、倾听和感受,坚决避免用自己【介入者】的价值观念来判断、定义其言行,即使明知是错的【可以参与之后一起分析】。多给其正面积极的引导和鼓励,特别是当其情绪低落、恐惧、无助的时候,用行动告诉ta,无论ta做过什么,变成什么,是否优秀,你都陪着ta。
2. 哆啦A梦总是能包容并满足大雄各种各样的奇妙、无理的想法和要求。
哆啦A梦无论什么时候面对这样的大雄,从来都没有指责甚至拒绝他的想法是荒谬的,不可能实现的,而是和他一起,给他足够的包容,支持他的想法,并且帮助他一起提出解决方案。
笔记 孩子有时会有各种想法,在成人看来,可能有的异想天开,有的无理,有的过于低级,暂且不论成人不能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来给心智尚未健全的孩童的想法下定义这一说,单就孩子提出想法和动机和功能角度来看,很多父母都罪无可恕。孩子自身无法意识到自己的想法是怎样的,但其实想法是怎样的,本身并无关轻重,重要的是孩子很可能是想通过提想法或要求这个过程来观察父母的反应,进而来感受自己,来判断自己和父母的关系,比如,当父母总能满足孩子的想法或者即使有时无法满足但父母会用温和和语气和孩子讨论【尽管孩子很可能听不懂】原因并取得其谅解【共情】时,会让孩子觉得自己是被爱的;反之,当父母选择粗暴的拒绝或冷漠时,孩子感觉到的不是自己的想法被拒绝,而是自己被拒绝了,自己不是被爱的,不是被包容的。我们现实生活中,女性算得上应用这种思维的天才:当她还是女朋友有时很会“胡搅蛮缠”,提一些“无理”的要求,满足不了就可能会被说成是不喜欢她;做了妻子很多年,仍然喜欢有时不讲理,耍着小性子,喜欢丈夫屁前屁后的哄着自己,让着自己感觉很开心。这时丈夫仅从男人的理性、事情的大道理的角度来解读妻子的行为,不如从孩童,从爱的思维切入,会让家庭生活更加美满:女生“胡搅蛮缠”,“无理”的要求的重点很可能不是要求本身,而是在观察丈夫对要求的反应;喜欢丈夫屁颠屁颠地哄着、让着自己,那是女生独特的解释世界运行的一种方式【其实不管什么流派学说理论或知识,都只不过是一套不同的解释世界的方式或角度而已】,丈夫不能因为妻子解释世界的方式和自己的不同就不予以认同,在妻子的世界里,丈夫肯屁颠屁颠地哄着、让着自己是疼爱自己的必要条件;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在童年的时候被父母过多的驳斥过,那份小女生天生需要被宠爱的需求没有被满足,希望成年后在丈夫这里得到弥补。最后回到哆啦A梦,包容和满足是相互补充的,哆啦A梦面对大雄很多无理的要求,都能100%包容,并且还会帮助其一起提供解决方案,其实在我看来,包容还有另外一层意思,就即使当有一些要求无法满足或者自己的知识和经验认为实现要求会有损失,失败,会遭到他人的非议的时候,仍然要站在对方的角度,支持ta,一起努力,一起实现,哪怕最后的结果不尽如人意,而不是自己认为对的,就响应,自己认为错的,就拒绝甚至是驳斥。
3. 哆啦A梦从未抛弃大雄,无论发生什么。
大雄每次考试成绩不理想,被妈妈责骂,被同学欺侮,被老师惩罚……每次大雄心理委屈、流泪、情绪低落的时候,哆啦A梦总是第一时间关注其心理感受,安慰、鼓励他,关心他自身的感受,而非事或物,不是用很多的道理去数骂、然后冷落、甚至是抛弃【指心理上】他。哆啦A梦的这种反应其实是大雄对自己的看法的一面镜子,在这面镜子里面,大雄看到了别人【指哆啦A梦】眼里的自己,由于这时大雄尚未有足够的心智来自我剖析,所以就把这种别人眼中的自己当成是自己心中的样子。在这个哆啦A梦眼中的自己,让大雄感觉到自己是有人关心的,是被人接受的,是没有被抛弃的,从而让大雄越来越自信,不自暴自弃。
笔记 说到小时候的成绩,邻居家的孩子又出现了,不得不承认的是,很多人所得到的父母的爱,是部份的伪爱或者叫有条件的爱,这部份的爱,爱的不是孩童本身,而是一种交易,即父母爱你的前提是你达到他们所设定的条件;反言之,在这部份爱当中,孩童本人是次要的,设在孩童身上的条件才是首要的,这就出现了很多小时候,成绩不好被老师骂,哭着回家,父母不安慰、鼓励孩子反而又是一顿骂甚至是皮肉之苦的场面。
解决,去伪存真,勇敢追求那种你想要的、纯粹的爱,无论是亲子之间,伴侣之间,扩展到一切良性的关系层面,即永远明了,如果你爱的是对方本身,而非对方身上的标签,那么首先关注的应该是人,而不是事和物,这样就会让对方明白:自己之所以被爱,完全是因为自己本身,而不是自己的外在【如出身、相貌、能力成就等等】,会形成良性反馈。
4. 哆啦A梦让大雄感受到真实的自己
这里是指指无论大雄做什么,哆啦A梦始终和大雄在一起,并做着同样的事情,这种“做”是真切地、用心地、努力地在一起经历,而非敷衍、简单地模仿、应付式的,并且不控制、不干涉、不诋毁。这种共同参与的经历让大雄真切地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感受到自己是值得被接受的,自己是可爱的,有助于驱赶孤独感。
笔记,最典型的一句话,铁的关系就是“一起同过窗,一起扛过枪,一起嫖过娼,一起分过赃”,将这种观点体现得淋漓尽致。主动【非应付】、积极【非敷衍】、和平【非控制】的共同经历,表面上是有共同的回忆而产生感情,本质上是让主体感觉到有人愿意接纳自己,通过分享自己的世界的方式;有人认同自己的精神世界,通过和自己共同参与某段经历的方式。所以,台湾的曾仕强【我很喜欢他的课】解释朋友的“朋”字就是两块臭肉的意思,就是这种共同参与经历的最通俗的体现。学校里也是这样,很多感情是一起“玩”出来的,一起“苦”出来的。这种思维我把它推广到孩童教育,家庭伴侣,乃至职场、社交关系。
家长陪伴孩子,不仅仅是时间上的付出,在孩子的世界里,这是自己被外界接受,被爱的的信号;伴侣之间共同经历,成败荣辱位居其次,重要是让彼此感受到对方,也感受到自己的存在,这是极为重要的精神体验;职场上也可以有不同角度的解读,让我体验更加深刻。
案例 记得有段时间我在一家规模很小的企业做财务,有一次,仓库来了一批货,平时负责卸货的同事临时有事外出,恰逢天要下雨,最后问题来到我这。我赶到现场,有一个仓库搬运,几个衣着光鲜业务人员在场。我当即脱下大衣,换上仓库工装,开始往楼上扛货。当我上去一趟下来的时候,业务有2个已经开始搬货上楼了,剩下下几个在观望,等我第2趟下来的时候,都动起来了,再一趟下来,平时怨言最多的搬运也在搬货,还是一次两箱。事后我和业务聊天,问到那天搬货为什么他们会帮忙,他们回答有两方面原因,一是看到管理人员【同时我也兼任一些决策职能】都换衣服了,不得不动;但第二点更加重要,那就是,平时他们之所以不动,是因为觉得搬运是个相对低级的工作,不是他们这种衣着光鲜、靠口才和脑子吃饭的人干的,但是那天看到一个比他们位置更高的管理人员也在干,而且还是没有人要求的情况下,他们瞬间觉得这件事也不是这么低下,反而让他们觉得那一刻一群不分职位高低的人在一起干一件汗流浃背的事觉得有平时没有的开心。这件事告诉我,职场上,行政权力和精神感召同样重要,后者作用甚至更深刻和持久,推而广之,这种职场上行政权力在孩童教育的场合就演变成了父母的权威,而在家庭伴侣之间,可理解为一些常见的大道理;而精神感召,在孩童教育场合就是共情,陪伴;在家庭伴侣之间,化身成了理解、陪伴以及人格魅力。
SUMMARY:###
内在和孪生客体两部份,满足大雄与外界情感连接的需求,让他感到自己不会被抛弃,且有人和他做一样的事情。而理想和镜像客体两部份,满足其内在自我精神世界的发展需求,感到自己的世界是被接受的,是安全,不会被指责的,可以和别人分享并且得到回应的。
笔记 人对自己的感受来自于两大方面,一是自己内心世界的自己,二是来自外界的自己。一个心理需求很饱满的人,上述两大方面都很充盈。
陪伴和做同样的事情,会让主体觉得自己是被接受的,不孤单的[陪伴】,可以和别人分享并且能得到认同回应的【共同参与经历】,这种与外界情感交互的需求得到回应,会增加人的自信心,外向开朗的性格;
而包容满足和不抛弃则会让主体觉得自己是安全的【包容、不会被指责】、有援助的【满足】,自己本身是被爱的【不会因为外在标签而被爱或奚落】,这种需求如果不断得到正反馈,会增强人的安全感,积极的信念以及克服困难和恐惧的信心。
应用,总结全篇似乎不难下结论,无论是内在还是外在,不管是主体还是客体,也不管是孩童还是成人,生命的需求不外乎几个——名、利、权、情,而前三者都是为了第四个而衍生的,这个情实质上涵盖了上述4点的方方面面,希望被接纳包容,被认同,被陪伴,·被爱。每个生命的终极课题都是在围绕情字在做文章,不同的是孩童时期的需求相对更加原始和单纯,成人更加复合;不同的是由于原生家庭的千差万别以致于造就形色各异的、各自缺失版块不尽相同童年,进而产生大家成年后付尽一生时间,用尽各种名利权的外在工具来进行弥补,这本身无可厚非,然而不幸的是,大量的人在成年弥补的过程当中常常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当初出发的初衷而作茧自缚,硬是把一具鲜活的生命变成一具枯萎的皮囊,让人不胜唏嘘。有关此话题,将择日另行成文,按下不表。
同时,这篇文章也献给那些已经成为父母或者准父母的同学【@老猪】,教育是最大的投资,如何处理孩子、伴侣的家庭关系是每个人必须面对的话题。文章虽然粗浅,但背后的内容远远值得挖掘,权当抛砖引玉。大量阅读和学习固然重要,但如何将学院的东西转化成当下的生产力,为眼前的生活工作服务,也不是一门简单的学问,希望对大家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