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偶然在一部正在热映的电视剧上看到了一个缓解两人之间茅盾的方法——用手写的方式代替你想说的话语。看着矛盾双方在一笔一画中从处于沸点状态的争吵模式回归冷静;与我而言神奇又美好。在多数愤怒的情况下,人们说话大多是通过“言语”将生理、心理的“第一反应”表现出来。我们常说一个人“说话不过头脑”,并不是说他说的话语没有经过大脑的思考;而是在说这人说话的时候并没有看到的听话人的感受以及后果。如果所有的争吵都能化成书写的方式,在每一个笔画中人们能得到充分的时间去思考;在这些思考的过程中能少些恶毒的咒骂,多些思考——关于自己、关于他人。
第一次觉得,书写是一件这么美好的事情。
有段时间很喜欢《从前慢》这首歌,羡慕那个慢悠悠的年代;一切都是那么的真挚又让人充满期待。在那个没有电话、没有电子邮件的时代;人们的情感被装在了信纸里。每一个句号、每一个有力的笔锋;都是那个时代人们的情感。每一字每一句都在微黄的信封里,颠簸的邮递路上;在日色的渲染下烘托成爱。
记得早先少年时
大家诚诚恳恳
说一句 是一句
清早上火车站
长街黑暗无行人
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气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
车,马,邮件都慢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从前的锁也好看
钥匙精美有样子
你锁了 人家就懂了
就想一颗银杏树,人们等着;从初春的嫩绿就开始等着,在日常生活中期待着;当脚背掩埋在金黄的落叶中时露出满足的微笑。
在交通闭塞、交流不便的年代里;写,往往是最能体现情感的方式。民国时期的大文豪鲁迅先生在和许广平先生谈恋爱时也写了不少情书,二人更是以小白象和小刺猬互称;信的内容中更是体现了二人将对方呵护在心。即使二人在一起后也如寻常夫妻一起清淡的生活,但写过的信件都是二人相爱的证明。人们将难以启齿的话语,羞涩的爱意藏在字里行间;却是最波动人心弦的方式。我们写过的话,表达出的爱能够被永久地珍藏。
从高中开始,我便开始喜欢给身边的朋友寄信或者寄明信片;在那张小小的卡片上互诉趣事,分享苦恼。或者是在节假日用明信片的形式给身边的人们送上祝福,收到明信片的人总是在明信片后迫不及待的去看背面写了写什么;然后在相互调侃中共度那段美好的时间。毕业之后我的每到翻阅手中的这打信件总能感到欣慰与满足,不同明信片都能勾起一副不同的画面;那一天的那个时候发生了什么,我说了什么;与我而已这些纯手工写出来的情感是我一生的财富、是我高中时光最难忘的回忆。看着这些信件,想起了当时的自己和当时的你们;在短短的三年里我们是如何从陌生到熟悉再到难忘。在这是数字化的时代里,在这个手指点触的时代里;我们是如何用手中的笔描绘自己的心,在字句碰撞的火花中浇筑起我们记忆的城;我以手写心,以心相触;以诚面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