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书籍】有钱人和你想的不一样
【阅读计划】第一篇你的财富蓝图
【阅读主题】摆脱固有思维的束缚
【阅读感悟】1.财富蓝图的重要性。财富蓝图如同建筑蓝图一样是对财富的设计和规划,或是对金钱采取的态度。
内在的深度决定了外在收入,即我们看的见的东西来自于看不到的内在。如果想要改变就必须要改变它的根和土壤,才有可能结出成果。
确立财富蓝图,为财富的生长规划适合的环境,确立目标就会实现目标。
例如,如果没有足够的内在能力是无法守住财富的。就像中彩票的人,不管数目多大,最后还是回到之前的样子。因为他们只能掌控那么多财富。
而对于白手起家的人来说,即使是一无所有也会东山再起,再次拥有财富。因为他们拥有“有钱人的脑子”。
电影《1942》中,东家在逃难中豪气的说:“等到了陕西,立住了脚,就好办了,我知道怎么从一个穷人变成财主。”这就是典型的富人思维。
因此,不管现状如何,做好财富蓝图才能拥有改变的基础。
2.宣言是促进改变的力量。
宣言是正式表达你想采取某个行动或立场的意愿。
印象最深刻是《大时代》里的方展博,他把自己的誓言录下来,时不时的提醒自己肩负的责任和愿景。“我是方展博,我要成为百万富翁”。这种自我的激励最终让他走向成功,为父报仇。
当我们大声说出一个宣言时,它所蕴含的能量会触碰到自己的灵魂,引起内在的共鸣,抵达潜意识,让自我变得坚强有力。
宣言虽然不是真实的存在,但那是想要做的事,想成为的人,是想看到的未来。
这就是心想事成的神秘力量。
3.认清生活中对财富蓝图起制约作用的领域。
语言,它对心理的制约决定了你对金钱的态度。
比如,认为金钱是贪婪,是罪过的心理,就会守不住金钱。像家人灌输的思想,周围人的影响,都会潜移默化的改变对金钱的热爱。
拥有赚钱的能力,却将钱全部花掉,像是急于摆脱掉痛苦一样。
所以,有时财富并不能代表快乐,不能痛快的去享受金钱,这是因为对财富的憧憬不同。
模仿,我们从小生长的环境,以及监护人对待金钱的态度,会让我们“有样学样。”
像父母对待金钱的态度,理财的方式,金钱是快乐的来源还是痛苦的根源?这些都会制约内心对金钱的态度。
比如,两个孩子在超市购物,一个孩子会看价签,比较后再买;另一个孩子只买喜欢或需要的,不大注意价格,这两种不同的消费方式是来自于家庭的影响。
一方父母精打细算,一方则可能是没有金钱意识。
特殊事件,即小时候对金钱,财富的经历,可能会成为影响一生的阴影。
比如书中所举事例,乔希是一位护士,挣钱挺多,但很快花光。原因来自于她童年的记忆。
在她十一岁时,父母因为金钱吵架,导致父亲心脏病发作而去世。
从那天起,金钱在乔希眼里就和痛苦联系在一起了。她才会挥霍掉钱财,而减轻内心的痛哭。
我们要改变这些影响可以从监督自我开始。
觉察,想象制约自己的金钱观念,写出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理解,写出某些观念是如何影响自己的。
划清界限,从内心深处认可自己,这些观念只是后天学习的结果,并不是原有的本领。问自己现在还想去选择改变吗?
当理清了这些关于影响财富的痼疾,对于财富蓝图的和规划就可以有的放矢去进行了。
对于金钱的态度,即不能急功近利,也不能太过算计,它像自然万物一样生生不息又平静绵长。
聚有其法,散有其缘,让金钱流动起来,才能源源不断滚滚而来吧。
保持自觉,就是可以时时观看自己的想法和行动,好让你能够做出真心想要的抉择,而不是被过去的设定所操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