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绵延五千年文明,经久不衰的原因在哪里?
朋友们,有思考过这个问题吗?
开始今天的话题之前,我想先和大家聊一聊“文化”这个词语和我所认为的中国文化的精髓,仅个人浅见。
“文”和“化”其实应该分别去看。“文”原来表示的是“错画”,也就是花纹的意思。在古代汉语里,它的引申含义是品德,修养。
我起初也不明白为什么“文”字能和花纹有联系。后来似乎懂得了:一块花纹精美的布,一开始只是白色的绢,没有任何的修饰,想要让它变得精美,就必须用针线进行刺绣,等于说经过了后天的加工,就变得精美绝伦了。
一块布尚且需要经过加工,才能变得好看,何况我们人呢?
我们学习文化知识最重要的是提升品德和修养,人之所以区别于禽兽,就是因为我们有思想,加之文化知识的洗涤,有了品德和素质,成为了文质彬彬的“人”。
至于“化”,它原来的意思是改易,怎么“改”?怎么“易”?
一方面可以从无到有,也就是没有不要紧,造一个出来,即造化。一方面也可以在前人之上加以改进,产生出新的东西来,即演化和分化。
现在看来,中国的5000年文明,所积累的文化沉淀,正是如此更新迭代,推陈出新。
那么这5000年文明文化的精髓又是什么呢?
我觉得可以简单概括为两个字——“家”和“国”。“国”又在“家”之上,而“家”而又是“国”的基石。它们从来都是相互依存的。
爱国和思乡的古诗词古人给我们留下了一大把:
“人生自古谁无死”,是一片丹心只为国的“慷慨悲歌”;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不仅想念故乡的明月,更是怀念故乡的亲人。
对国,对家的深情总是那么触动人心,而把这两种情感融合在唐代的边塞诗里则感人至深。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就是岑参的《逢入京使》: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岑参是著名的边塞诗人,边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战争之地。
去了边塞,就是上了战场。其实,这样的安排,是岑参主动要求的。
在唐代,“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可谓是一种风气。杀敌报国,纵横沙场,是男儿的荣耀和志向。
在如此盛唐风气的熏陶下,岑参立下自己的志向——“万里奉王事,一身无所求; 也知塞垣苦,岂为妻子谋”。
只要祖国有需要,哪怕让自己驱驰万里,都会以身报国,虽九死未悔。
但是,人是“情感动物”,是“感性”的,而非“理智机器”。
说出的话和做的事还是有区别的。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公元749年(天宝八载),诗人赴安西(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上任途中,想起了自己的妻子,想起了“故园”。
古代没有现在的便利交通,34岁的岑参这一次又是出塞任职,从他踏上赴任之路上那一刻起,或许,已完成了“功名只应马上取,真正英雄一丈夫。”的英雄梦,踏出了在边地建功立业的第一步。
但是,他毕竟是一个久居内地,没有见识过风刀霜剑的读书人,此刻,他离家千里,在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怎会不引起他的思乡之情?
踏马西行,征途漫漫,只有自己独自一人,默默不语,徒留马蹄赶路声。一步一回首,背后是边塞的狂风呼啸,背后(东望)更是故园。
此刻,妻子是否独坐空闺,对我思之念之?
爱妻,这茫茫征途,家的样子越来越远,离“报国之志”却越来越近,这虽是我所求,可我越发思念你。
你是不是后悔那日为我披上战袍,送我西出阳关,“悔教夫婿觅封侯”呢?
我多么希望此刻与你共话西窗,一起剪蜡烛?可此地离长安千里之遥,我该如何传“音书”给你,免你相思之苦,给你以安慰呢?
不知不觉,岑参哭了,这眼泪里凝聚着对妻子和故乡的思念和牵挂。想念到深处,眼泪想止是止不住的,只能任由它沾满衣袖。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爱妻,我会带着对你的思念一路西行。不知走了多久,岑参好像遇到了去往“故园”的故人,“他乡遇故知”人间喜事呀,两个人嘘寒问暖,这无疑慰藉了岑参的心灵。
但欣喜之余,又有点感伤,因为故人不能“长留”此地。意味着自己又要孤独地“万里奉王事”了。
转念又想,或许自己可以简单交代几句,传个音信给爱妻,陪她度过漫漫长夜。
没有纸笔,可怎么办呢?
就这样,岑参与那位去往长安的故人马上匆匆相逢,转眼又是离别,家书只能“口信”了……
岑参的相思泪是真情流露,朴素感人,没有了“浊酒一杯”的凭借,没有“酒入愁肠”才化作“相思泪”,但是这“思乡泪”是铁汉柔情,是对妻子的牵挂和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