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网抑云”似乎越来越成为大多数年轻人的标配。作为一个95后,我也有自己焦虑的事和“网抑云”时刻。学业,工作,家庭,对象等等,压力只增不减。仔细想想,好像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自己的能力赶不上现实的变化。
我原本是个比较开朗活泼、自信的人,一切的变化从高考的失误开始,在整个中学时代,我对自己的要求比较高,却从来没想到高考给我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历史新低,从来没想过会这样。当时报考志愿的时候也很不理智,破罐子破摔,随便报了一个大专院校。因为对于当时的我来说,高考就是我的一切,没考好,我感觉天都塌了,连好好填志愿的心情都没有。而且大学三年,我每天都过得很抑郁,每天面对自己不喜欢的专业,浑浑噩噩,什么东西都不学,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也什么都没做,导致毕业后,什么能力都没有。
可能有些人注定就是个loser,这个社会比的从来都是谁更坚强,谁更努力,谁就能生存得更好。三年了,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只是,我过不去那个坎就永远进步不了。我不再像三年前一样,充满干劲和自信了。现在,我也毕业了,很可笑但也很不出意外地找不到满意的工作。
坏事往往只会接踵而至,在我找不到工作的那段时间,家人生了重病,面对一沓一沓的费用清单,我的口袋里有的只是空气,当时从来没想过自己这辈子会那么讨厌纸质的东西,也从来没想过钱到了医院是就真的只是一个数字。现在回想起来,我都不知道当时是怎么撑过来的。虽然现在也没有过的很好,一堆医疗费用要还,我将就找的工作的收入也只是九牛一毛。
生活好像往往是这样,把人的傲气往地上磨,什么时候把你的傲气磨平了,不再那么充满棱角的时候,让你不得不妥协,再松开你,让你稍微喘口气,让你意识到自己的不自量力,然后接下来,就是你自己打磨自己的时候了。
之前在某音很流行一段文案:你的野心那么大,一定要足够努力;你喜欢的学校那么优秀,一定要去读,你的名字那么好听,一定要出现在录取通知书上。话糙理不糙,看完觉得很有感触,每个人都是自己人生的导演、编剧兼演员。我突然觉得自己那三年过得很窝囊,又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却足足让自己颓废了三年。
振作,是我唯一能喘口气的方式。简简单单两个字,17笔画,实施起来又谈何容易。该学的东西落下了就是落下了,三年浪费了就是浪费了,什么都得重头来,所以给我这喘口气的方式也加上很大的难度,能力永远赶不上现实的变化。
同样“网抑云”的你,不论你是因为什么事情,希望那些不能打败你的,都会让你变得更加优秀。人真的不能随便矫情,网不网抑云的只会白白浪费时间,让自己裹足不前。还不如让自己心再放大一点,平静下来,再好好打磨自己,你想得到的都能得到。因为除了这样,好像也没有别的路可以走,除非你自己甘心当loser。
至屏幕前跟我有着同样的“病”的你,心情不好就拿出去晒晒,将自己困在一个角落里只会让我们的负能量也会继续繁殖,去试着接受一切,试着去做一个开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