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经典之前
作为畅销书,《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发行量过亿,读者甚众。多年前初读此书时颇觉的内容艰深,心想即是畅销书必然有道理,虽是囫囵吞枣的践行了一些原则,也帮助职场菜鸟成长为管理者,此处当有一大谢。
重读《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期待可以借此契机检阅内化、梳理实践、激发新知。感谢拆书帮李真女士无私的引领我们拆解此书,也很庆幸和一众拆书帮的伙伴们共同学习、互相印证。
在14天的便签输出中,会时刻提醒自己秉持两种态度:1)这个知识点我可以教给谁?怎么教?2)不断促进改变,持续提高效能。
拆页四
来自《第三章 习惯一 积极主动》
P115
关注圈与影响圈
看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集中于哪些事物,也能大致判断他是否积极主动。每个人都有格外关注的问题,比如健康、子女、事业、工作、国债或核战争等等。这些都可以被归入“关注圈”( Circle of Concern),以区别于自己没有兴趣或不愿理会的事物。(见图3-3)
关注圈内的事物,有些可以被掌控,有些则超出个人能力范围,前者可以被圈成一个较小的“影响圈”( Circle of Influence,见图3-4)。观察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集中于哪个圈,就可以判断他是否积极主动。
积极主动的人专注于“影响圈”,他们专心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他们的能量是积极的,能够使影响圈不断扩大。(见图3-5)
反之,消极被动的人则全神贯注于“关注圈”紧盯他人弱点、环境问题以及超出个人能力范围的事不放,结果越来越怨天尤人,一味把自己当作受害者并不断为自己的消极行为寻找借口。错误的焦点产生了消极能量,再加上对力所能及之事的忽略,就造成了影响圈日益缩小。(见图3-6)
只要我们的焦点在关注圈,就等于是允许自己受制于外界条件,自然就不会主动采取必要措施来推动积极变化。
前面提到我有一个儿子在学校里遇到了麻烦,我和桑德拉都很担心,怕他因为那些弱点而被别人轻视。但这些都属于关注圈范围,结果错误的焦点不但没有解决问题,反而让我们自己倍感忧虑和无助,同时也加重了孩子的依赖性。
后来我们聚焦于影响圈,着眼于自己的思维定式,结果真的有效。结论是我们不必担忧外界条件,只要先从自己做起,就可以化阻力为助力。
只有当我们在影响圈上下功夫,关注自己的思维模式时,我们才能获得改变自己的正能量,并最终也影响儿子。努力改变自己,而不是一味地担忧,我们就能改变现状。
人与人的地位、财富、角色与人际关系不尽相同,因此在某些情况下个人的关注圈可能会小于影响圈。(见图3-7)这说明此人由于自身的缘故,在情感方面缺乏远见和判断力,消极而又自私,全部精力都放在关注圈内。
积极主动的人虽然更看重自己的影响力,但他们的关注圈往往不小于影响圈,这样才能有效发挥影响力。
「I,重述知识」(可选)
什么是影响圈,什么是关注圈?
:关注圈是个人所关注事物的集合,其中那些自己可以掌控的部分集结为影响圈。如果我们将自己的注意力放在影响圈上,可以说明我们是积极主动的;反之,则是消极被动的。
「A1,激活经验」(必选,二选一)
1、请描述一件事,这件事最初你认为在关注圈里,但后来调整自己思路后,转到了影响圈,当时发生了什么,促使你产生了变化。
2、最近一周你面临的挑战或问题,他们属于哪个圈,当时你的瞬间回应是什么?
:广州灯光节——一个来自关注圈的问题
广州从2011年开始,每年的11月中旬举办灯光节,主会场在花城广场,恰好是我上班的地方,以此灯光节为例说明关注圈向影响圈的转化:
2011-2017年的7届灯光节,都采用开放式的管理方式,人们自由出入于花城广场,没有交通管制,并未对下班造成影响。2018年开始,采取封闭式管理,每天17:30开始封闭花城广场内的APM线路,恰好是本人上下班的路线。去年最为惨痛的经历莫过于,从公司绕来绕去的走回家,花了将近40分钟。
今年灯光节一开始,我的第一反应是调整上下班时间,从原来的9:00-18:00改为8:00-17:00,顺利将关注圈的问题转化为影响圈。
「A2,规划运用」(必选,二选一)
1、将影响圈和关注圈教给他人,你如何讲解?
:在例会中以案例教学教关注圈和影响圈
场地布置:(1)海报一/二:“你是创造者,你改变自己的人生。”“你昨天的选择造就了今天的你。”(2)海报三/四:关注圈与影响圈相互影响的两张图。
案例解析:一个有冲击力的案例(如,圣雄甘地)+一个身边的案例(如,自己的亲身经历/同事的转变等)。引导问题:(1)案例中的人在心态方面前后发生了什么变化?/案例中的人心态和其他人有什么不同?(2)在这种心态的指引下,他/她都做了什么?取得了什么结果?案例总结:引出关注圈、影响圈的概念和关系。
触发行动:第一步:列出关注事项清单;第二步:找出个人目前最为关注/面临困难的事项;第三步:哪些行动可以改善所面临的困难/实现所关注的事项;第四步,制定具体的计划。
实践与复盘:下一次例会中汇报行动结果,探讨成败经验。
2、你的工作中一件事,属于关注圈里,你接下来可以做点什么,让这件事从关注圈转到影响圈,写出你的计划。
RIA输出13《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拆页设计来自:简书;作者:李真71。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