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程小结
这次是我第二次参与麦子的手帐课程,作为基础课——手帐必备的极少工具,也是第二次听。而再次听过以后,也仔细做了逐字稿,重新整理了笔记,对这节课有了些不一样感受。
第一次听的时候我只关注了不同的手帐本、文具、app,和不同手帐在效率管理方面的使用区别,可以说只学到了使用方法,并没有去过多的思考和自己的联系。而这一次因为已经了解过内容,所以在学习的时候,就会想到我已经学过一次了,而我运用的如何,又有什么自己的心得。
但是思考的结果却不尽人意,我了解了效率手帐本的使用方法,知道了app带来的便捷,也明白了用手帐进行自我管理的重要性。可实际上,在上一个课程结束后,我对手帐和app的使用都不太完善,甚至可以说不合格。
比如我在使用手帐本进行效率管理时,我没有能够先从月计划页细化到周计划、日计划,没有按计划的优先级别来执行,每天仍然只是一个to do list而已,这样导致我对目标的推进是没有太大成效的。同时我也在使用时间轴进行每日时间的记录,可是我仅做到了记录,复盘和反思却做的不足够。通过时间轴我看到了自己时间的漏洞,但没有及时总结改进,使得时间轴仅仅只是一个记录工具而已,失去了它最重要的作用。
同样的,这节课里介绍了一些提高效率和对自我管理的app,比如滴答清单、印象笔记,这些我都没有很好的利用起来。对于这些app的制定计划、量化目标、做笔记,和资料收集等等功能,都是运用的不多,没有有效的让工具变成自己的好帮手,使工具仿佛一本买来说要好好学习结果只是闲置的书一样。
不足的地方还有很多,这节课学习下来,使我再一次认识手帐,认识工具,也提醒自己该如何让手帐、工具变成目标管理的利器。
2、我的手帐工具
效率手帐本目前我主要使用的是TN自填日期的时间轴,用来替代了我以前用的时间饼,对每周计划、和每日时间的一个管理。使用自填的时间轴,主要是对明年计划使用的国誉自我手帐的一个过渡和练习,也是检测自己是否习惯和适合时间轴这种模式。目前的使用感受来看,我还比较喜欢用时间轴来监控自己的时间使用情况,对于我的拖延和偷懒起到监督的作用。我不是一个很自觉的人,这样写下来看的到的时间,更能让我认识到自己的时间黑洞,督促自己行动起来。
而app使用率较高的是石墨和幕布,主要用来整理笔记,特别是幕布导出思维导图的功能很是方便。还有印象笔记来搜集素材,不过印象笔记用的不是很好,整理素材这个方面还运用不得当,没有高效利用印象笔记的功能。另外我也会用forest监控时间,专注做事,提高效率。
而笔和其他道具,虽然这节课的主旨是极少数工具,但是作为一个无法克制买买买的心的剁手党,这个方面完全是反面教材。常用的笔就有钢笔数支,各色中性笔,以及荧光笔等等,便签贴纸印章也不算太少,还有各种手帐本……只能说比起一些手帐大户东西很少了。不过我所买的东西我都能够利用起来,没有太多闲置浪费的,装饰素材也控制购买量,在给自己的“NO清单”中,就有一条“除非必须不要再买”,也是要求自己尽力做到“极少数”,把对手帐的侧重点放在效率管理上。
正如课中所说,理智剁手,整理工具,都只是表象和手段,目的是为了培养思维和习惯,只有改掉之前的习惯,才能改变现在的生活,进而改变以后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