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帆齐微课
[01]
这不是我第一次读肖复兴先生的书,那次读肖复兴先生的书是在图书馆找书时偶然的相遇,而这次读《肖复兴散文》是期待,等了几天终于如愿以偿地拿到了《肖复兴散文》。《肖复兴散文》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
肖复兴
当代著名作家。1982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曾到北大荒插队6年,当过大中小学的教师10年。曾任《小说选刊》副总编、人民文学杂志社副主编。已出版长篇小说集、中短篇小说集、报告文学集、散文随笔集和理论集百余部。
曾获得优秀报告文学奖、冰心散文奖、老舍散文奖等多种奖项,并获得首届“全国中小学生喜爱的作家”称号。多篇作品入选中小学语文教材。
记得在读书的时候老师总会强调散文就是形散而神不散,可是慢慢地看多了抒情散文,有时见到叙事散文,总会以为这只是个故事,而发现不了这就是散文。
肖复兴先生在自序中写的“不知从何时起,散文写作中出现了“抒情散文”一说,并曾大行其道。其实,在我国的文字传统中,散文写作一直是以叙事为主的,所谓抒情散文难见其影。”而这一段对散文的见解也是给我的解惑,一直我对散文的理解就是感觉文字好美,但我无法明白到底写了什么主题,这也许是我自己文字功底不够吧。
但读了《肖复兴散文》让我既能感受文字的魅力也能理解散文中作者想表达的人生哲思与生活情趣。
【02】《肖复兴散文》分为四辑
第一辑平凡而伟大,作者从平凡的人们的生活中发现生活的美。如邻居玉生家办丧事淡淡的叙述中道尽人间冷暖。
第二辑我的父亲母亲,亲情是我们一生的牵挂。如父亲在作者印象中是胆小的,省活得谨小慎微,但父亲在在决定作者教育的事情上又显得非常果断。“只要母亲在,家里的窗前就会有母亲的身影”。这是一个母亲静静地守候。还有长姐对弟弟的圣洁而宽厚的爱。
第三辑恋食记,“那些与我们常相伴的食物,往往带着家的温度”。每一样食物都包含了对过去的回忆,有妈妈的爱和味道、青木瓜的味道是陌生的读者的善意。
第四辑明信片与远方,让我们看到了诗与远方。
[03]《肖复兴散文》娓娓道来,真情实感,将郁达夫所说的“细、清、真”的写意表现得淋漓尽致。
细是从细节中表现出散文的寓意。
《肖复兴散文》描写细腻可见于见词的精准,
《阳光的三种用法》冬天母亲将被子拿去晒后将“老阳儿”叠起来晚上给作者盖,街坊大妈夏天的时候将水放到太阳底“煮”完给孩子们洗澡,邻居哥哥用放大镜将阳光收集起来“腾地蹿起子火苗”变成火燃烧纸张,这三种阳光的用法作者从细节描述,同时说明了平凡的人们如何用自己的智慧“让那些庸常而艰辛的琐碎日子变得有滋有味”。 这也是观察细致才能得到的领悟。
“清就是散文讲究的境界。
“人的一生,如果真的有什么事情叫作无愧无悔的话,在我看到,就是童年有游戏的欢乐,青春有漂泊的经历,老年有难忘的回忆。”
这诠释了生命的纯真与美好。
《明信片》让我们感受到寄出的一个小小的明信片不单是一份对艺术的追求,更是唤回我们在人生旅途中的点点回忆,“清新如昨而不被尘埋网封。
真是真情实感
真情在《肖复兴散文》处处可见,作者将真融入了每一个小的叙述里。
《温暖的劈柴》写作者母亲独自在家生病时邻居赵大爷过来查看,而看到他家里没有劈柴了担心次日他们家没有柴用而送给劈柴,而最后赵大爷的一句“父母老,不远游”,给作者留下了温暖又沉重的反思。其实这也是让我们这些游子们的反思,因为工作的地方离家较远,如何了解在家的父母的状况也是很重要,在现在的年代虽然离得远但是视频等工作已很发达,所以多与父母视频沟通可以了解父母的状态也可以让父母了解我们的状态。
肖复兴用细腻而质朴的笔触还原生活的点滴,字字珠玑,真情流露,字里行间叙事中抒情,锦上添花花自美。
齐帆齐第3期28天写作成长营(23)篇1494字,累计31185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