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不打算写这个话题,太大太专业了,自己理解还可能很肤浅。只是看了一圈网上很多相关人士的分析,从品牌变现、商业模式、产业升级等各大层面进行了解读,似乎还比较少看到从消费者、用户面去理解的。于是脑子一痒,说说自己的看法。
国内IP概念的火热,要归功于影视产业的推动。由此及彼,与影视产业关联密切的文学出版、游戏产业跟着也进入「IP时代」。
如果仅仅讨论IP这一「知识产权」概念被关注,说明我们保护知识产权、尊重知识产权的意识在扩大,这是一件好事。但是,这个局面不是国民素养提升的自然发展结果,更像是商业力量在其中推波助澜,人为加速出来的「创新在受重视」的繁荣。
看一段网上搜到的简单数据:
根据广电总局公布的数据,2015年全国电影总票房为440.69亿元,同比增长48.7%。国产影片票房271.36亿元,占总票房的61.58%。全年观影人次12.6亿,同比增长51.08%。全年新增银幕8035块,平均每天增长22块,全国银幕总数已达31627块。
2014年国内共产出故事影片618部,同比减少20部;全年城市影院观众达到8.3亿人次,同比增长34.52%;全年新增影院1015家,新增银幕5397块,日均增长15块银幕,目前全国银幕总数已达2.36万块。
2010年,中国电影总票房首次过百亿,以同比63.8%的增长率达到101.7亿;之后每年以28.9%的速率平稳增长,2011年、2012年、2013年分别收获131.1亿、170.7亿、217.7亿。
2013年,全年故事片产量638部,较2012年减少107部
具体数据跟真实市场情况肯定有出入,但趋势和比例不会相差太大。其中几个关键数据,很有意思。
一是电影总票房连续5年高速增长,且增长速率还在加快。前三年在29%增速水平,14年到了35%,15年一下到了49%水平。
二是观影人次,前几年的具体数据没查到,只看14年达到8.3亿次,增长35%,去年就到了13亿次,增长51%。人次与票房的增长率表现一致。
三是影片数量,13年下降了一些有638部,14年继续减少到618部,15年反弹到686部。
四是银幕数量,13年是1.8万多块,14年达到2.3多,15年已接近3.2万。
说电影市场坐着火箭在上升也不为过,全国各地大中小城市都在火热的建设电影院,越来越多人走进影院来观看电影,再看网络上人们发表内容跟电影娱乐相关事情增多,很容易感受到人们对电影的消费意愿、习惯都在显而易见的提高。
这个现象的背后还有一线城市人群消费习惯接近稳定,新进观影人群来自二三线城市的增多。而这批刚开始把去电影院纳入日常娱乐项目的人们,还没有形成相对固定的影片选择偏好,决策上主要受营销和视觉特性的影响,对影片故事性、剧情、美术、演员演技等看点其实是还没有一个自己可靠的判断能力的。
新生观影人群选择影片的心态很简单,选自己熟悉的、有关系的,读过这个小说,听过这个故事,经历过这样的事情等等。
电影院突然涌进来这么多「小白用户」,电影公司们也在头疼,看到市场在高速增长,谁都想抓住红利窗口期,谁能更快的拿出符合大众口味的优质影片,谁就能在这个涨势中多赚钱。
问题是短时间,上哪儿找那么多优秀剧本,优秀导演、演员,组织起来拍出好看的片子,电影的故事性消费门槛毕竟摆在那里。
在这样的情势下,IP作品则成为了满足「新生」观影人群的最有效方案。国内大众熟悉的IP转化成电影,于观众,没有陌生故事那么高的认知了解成本,被烂片恶心到、浪费票钱的几率相对较低,毕竟看个电影主要是想开心放松;于电影公司,其中有已被验证成功的看点,创作难度减小,筹备周期可以缩短。两厢一拍即合,IP作品各方均喜闻乐见。
一个案例获得票房成功,精明的商人们会迅速分析其模式特点,迅速模仿跟进。这个模式的核心IP品质,当然就是最先要保证的,物以稀为贵,好东西,自然抢的人多了。
所以,说白了,抢IP才不是什么重视知识产权,发掘更多价值,更多人就是为了在市场红利期,或者叫风口上,用短平快的打法,快速抢占利益。等到真要拼创意、品质的时候,就会变成又一场拥有更大资源和实力的巨头角力。而那些本身便没有什么追求,懒惰落后,不尊重创意的人,没有能力,也没有动力去创新,更别提创造自己的IP。
至于IP本身的长效价值开发模式,早已是欧美成熟的东西,我们自己也操作过不少,只是之前没有这么多人关注,并给它一套模式来解释。
© 题图来自朋友圈/王乐
拍摄于2016.2.6 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