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假之后的周末,和老同学夫妻相约去云顶山赏秋,新开的阿干镇至石佛沟景区的公路平坦宽敞,路况极好,相比之前从伏直公路蜿蜒而上,安全快速节省时间,行至石佛沟游客中心开始再往深处前行,盘山公路两旁林木渐次茂密,高大的树木伸展的枝条在空中飞舞,两相合围欲将公路环保怀中,时至深秋,各种树木的叶子被季节漂染了颜色,黄的金黄、红的深紫、绿的渐变,坐在车中,仿若在一眼看不到头的油画中穿行,静静感受大自然赋予人间最美的气息,只恐一不留神就错过沿途最美的风景,相比去年,景区建设渐趋成熟,停车场、公共卫生间、茶座、饭庄应运而生,有效的解决了游客相应的诸多问题,停好车,轻装简行,我们开启了从马场村到暮云亭的徒步之旅,这段路是从原始森林里日久踩出来的土路,很幸运当日天气很好,艳阳高照,天空瓦蓝、难觅一丝云彩,秋风吹过,温暖和煦,植物和泥土的味道新鲜醇厚,路旁不知名的野花随风摇曳,花开正盛,越往前走,植被越加茂密,多年的腐叶和新鲜的黄叶铺就的路面柔软富有弹性,两旁林木参天、交相叠印,遮挡了头顶的天空,阳光从黑色虬劲的枝干及树叶间投射下来,斑斑驳驳、光怪陆离,时间尚早,其时游人不是很多,大家徜徉在童话世界里,自是取不完的镜头、摆不完的POSS、拍不完的短视频。行走途中有一段风景颇为壮观,站在坡上,可以俯瞰山下的风景,目光所及,山林莽莽苍苍此起彼伏,连接处大片的梯田弯弯绕绕,是世代生活在这儿的人们赖以生活的保障,路边的农家摊子上叫卖的生津润肺的香甜百合,淀粉量足、被本地人誉为“国菜”的土豆,带着泥土的洋姜、红萝卜、甜菜根等皆产自这里,能在瞬间唤醒过路人的味蕾,感受到不一样的人间烟火。
制高点上的木制暮云亭建有两层,走过较长山路之后再爬台阶至此,气喘吁吁的人们大多选在此处歇息,之后沿木梯上至二层观景台,云顶山四围秋色尽收眼底,汗水洒满山路,只为山顶一瞬的豁然开朗,山顶的风,自带自由气质,有游客在山上长声呼啸,稍后即有人与之回应,声音在山谷间长久回荡,那是人类与万物竟争自由的呐喊和宣泄!玻璃栈道处稍远,而且需原路返回,最后决定沿另一条沙弥小道返回,先需要爬一段耗费力气的上山石阶,但每隔一段安置两旁的石头小沙弥形态各异、憨态可掬,有看书的、捂耳朵眼睛和嘴巴的、打坐不动的、扫地干活的等等,意在警醒世人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动、非礼勿言,要认真读书并努力工作,其状极其可爱,忍不住上手“乖、摸摸头”。
下山途中才发觉上山的人流逐渐增多,不经意间我们是打了个时间差,最怕景点摩肩接踵避之不及的感觉,果然早起的鸟儿有食吃,可以实现近距离观察一些野菜、中药材等陌生植物的自由,“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秋已深,山里温度更低,从一些石板缝里、岩石缝里顽强挤出来的颜色鲜艳的野花,常常一枝独秀,长得桀骜不驯,比之大片的野花族群,更让人心生怜惜和敬意。彼时停车场里已车满为患,我们先找到旁边一处小广场上的木质长廊,从车里取了防潮垫、帐篷和食物,一起动手,一处温馨的露营地就此打造,吸取往年上山没法解决吃食的困难,这次准备相对充分:两份小凉菜、一份牛肉面馆里拌好打包的牛腱子,主食是早上刚出炉的清真大饼,附带橘子、香蕉好剥皮不用洗的水果,瓜子、花生等零食,及至我拿出茶盘、装满开水的八磅暖壶、泡茶专用壶、四个包裹严实的茶杯,他们三人同时表现出意外和惊喜,一包肉桂下壶并注入开水,琥珀色的茶汤蔓延开来的同时茶香四溢,四个白瓷杯注满茶汤,我们举杯庆祝、豪气干云,一杯下肚,朋友大赞,说今日之茶是本日游玩之灵魂!已过了午饭时间,爬山消耗了体力,饥肠辘辘间大饼加上牛肉附以小菜,四个人盘腿而坐开始大快朵颐,在群山怀抱间吹着山风,喝着茶,简简单单的饭食,竟品出了开心和幸福的感觉,不知是茶香、肉香还是菜香,竟招来两只狗,一直徘徊在我们周围,给了吃食后越发不走,索性端坐一旁,目光凌厉地盯着我们吃喝,直到我们吃完收拾完毕,开始喝茶、掼蛋,它们才悻悻走开。与邻座一家人相比,我们的装备略显寒酸,向他们咨询了那豪气的正在使用中的折叠桌椅,才知道来户外玩,我们这些设施还处在菜鸟级水平,有对比才有借鉴,我向大家承诺,下次出来只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