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小便听人言: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可是当我把家里仅存的几本书都翻遍了,甚至连报纸都没有放过,可是连根毛都没有找到。果然大人都是骗子,直到多年后我才明白,不是别人骗我,是小时候的我还没有鉴别颜如玉和黄金屋的能力而已。
人往往小时候缺什么,长大后便渴望什么。金钱如此,读书亦如此!
大概是因为父母的文化水平都不高吧,自小家里唯一的一本书大概就是日历了,什么睡前故事,小孩子看的安徒生童话什么的 ,是万万不可想的,直到今天,父母看我买书回家还会说一句,买那么多书有什么用,看完就没用了,又不能吃,我想这大概就是父辈的悲哀吧!
直到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才拥有属于自己的第一本课外书,至今依然记得很清楚,那是我向妈妈用买裤子的钱换来的,那本书叫成语故事定价10元,买这本书的初衷是因为小孩子强烈的自尊心,因为班里的同学都有自己的课外书,但是我!没有,我不能丢这人,对,就是这样的,不是因为我喜欢看书,而是别人有的我也要有。从那以后,我在读书这条道路上开始越走越远了,那本书被我看了无数遍,一直到翻烂了,断页了...因为那本书,我现在能够很熟练的运用各种成语,并且知道它们的由来和典故。
因为父母从小对我实行的便是穷养模式,所以我是万万没有零花钱用来买课外书的,于是我每天都去班上晃悠,看看谁的书桌上又添了新的课外书,就去借来看,好在自己平时人际关系还可以,别人也没有那么小气,大概是不好意思借太久所以我一般一两天就能看完借的书,然后还给人家,这养成了我现在的阅读能力很快的一个结果,直到某一天把班上所有小伙伴的课外书都看完了,我知道我又要开始寂寞了......
二叔是家族里学历最高的了,高中毕业,他有一个书架里面有不少书,但是都特别厚。出于对读书的热爱,所以我把眼光盯上了那里,有一天我趁没人注意的时候偷了一本书出来,现在还记得那本书叫《处世智慧》,你能想象一个三年级的小孩整天搬着一本《处世智慧》在那看么,陆陆续续的我看完了《呼啸山庄》、《福尔摩斯探案集》...每次都是偷出来看,看完后偷偷还回去,用了一年左右的时间我把他书架上的书看的差不多了,那时候我还不到五年级。
好不容易上了大学,这个阶段大概就是我阅读最多的阶段了,来到大学,我就像一块干燥的海绵一样被丢进了水中,拼命地吸取知识,在学校的图书馆,我每周的阅读量大概是6本书左右,还去网上各大论坛、贴吧寻找志同道合之人,搜寻那些别人推荐的比较好的又符合自己胃口的书,大概每个月我都会买100块钱左右的书,《平凡的世界》、《影响力》、《苏菲的世界》....这些都是我在大学里读的。同时我的涉猎面也特别广:心理学、医学、哲学、各种文献著作我都看,尤其喜欢看经典的书籍。一部经典的作品必然包含了某些接近"事物本质"东西,也就是某种根源性的东西,所有世间的人、事,物最后都可能和这个根源性的东西发生共振。因此一部经典就像一道光源一样,不同时代的人去赏析它,都会被这道光源照亮内心深处那不曾被照亮的部分,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段去读它,也会因为想法和境遇 的改变而被照亮心中不同的地方,这大概就是结婚前读《围城》,和结婚后读《围城》的感受了!
人的生命总是短暂的,我们不能与几百年前的人对话,但是通过他们留下来的文献我们可以领会他们的思想,穿越时空和他们对话。在这事间有2种东西可以一直延续,一种是血缘,另一种就是文化了。孔夫子虽然生在二千多年前,但是他的儒学文化一直流传到今天,他的思想一直影响着现代的人。
大概是因为我看的书太多了,所以在生活中和别人聊天什么话题我都能接上,什么人都能聊得来,别人对我的评价总是“这你也知道啊!这你也看过啊”,当然别人也会找我推荐一些书看,我也会积极的推荐给他们,但总有一些人问我说,推荐给我这本书有什么用,这本书能给我带来什么好处。我说,读书不能太势利,你不能马上就想到回报,读书就像我们小时候吃东西一样,虽然我现在不记得以前吃过什么,但是我知道的是,它们已经被我吸收成为我身体的一部分。读书也一样,你所读的每一本书都会从你的气质中散发出来、从你的日常语言中透露出来。当以后别人对你说“这么冷门的书你也看过啊”,你只需淡淡的说一句,很久以前翻过而已。
世界上最廉价的学习方式便是读书了,学习其他的报个班都要几千起,而且现在书本都很便宜,网上电子书也很多,资源也很好找。同时读书也是持续最久的学习方式,你可以从小时候一直到老,而且读书很方便,你不需要花大块时间来学习,出差旅行,包里一本随时看,或者装到手机里、装到kindle里,一直到装到你脑子里。最后我想说的是,书中真的有颜如玉,也有黄金屋!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