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害怕三尺瑶琴将古韵传千古,伯牙子期却不知在何处;最害怕千古风流去,经典无知音;锦鲤文化在这历史长河中,不遇知音,终成了古典之殇。
谁人知那锦鲤之悲呢?
木落雁南翔,锦鲤殷勤为渡江。锦鲤色彩绚烂,如水中牡丹,有因为鲤为李之谐音,故自唐朝被世人推崇,它们被视为和平,不仅给人以美的享受,还寓意着吉祥欢乐。
吟起锦鲤抄,未成曲调先有情,曲中画师与锦鲤朝夕相处,一朝的坚守成了今朝的救赎,那一方小池塘却已干枯,让人不禁叹惋。曲调宛然,结局哀伤,而锦鲤作为主角诠释了义无反顾的爱情。古代女子多会将锦鲤绣于花苞之上,盼望心上人从边疆平安归来。从曲中到生活,锦鲤不仅是一个简单的物像,它们给我们留下了对美好的期待和一场梦境的想象
幼时也曾见老人把锦鲤绣于棉麻布匹之上,也算是将这锦鲤文化传承。可如今,再也没能看见锦鲤被人们敬仰,倒成了旅游景区游客的玩物,一把食物投到湖面,引来一群锦鲤争夺,游客见了乐此不疲
林清玄曾言;我一直以为当时最缺的,一是从容,二是有情。情是一种经岁月沉淀而构成的稳定状态。锦鲤便是情只缩影,是古典中国文化一个隽永的意象。归途总是比迷途要长,在那条漫漫文化流浪的归途,用回忆和文字重建一个精神家园,维系文化与生活的唯一的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