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父母、长辈对于孩子的一点点进步都会积极给予鼓励和表扬。
“宝贝,你太厉害了。”
“宝贝,你太聪明了。”
“宝贝,你真棒!”
是不是这样的话在生活我出现的情况很多,至少我们家会很多。我们都想鼓励、帮助孩子增强自信心。但是他们从中获取了怎么样的信息?
“我怎么厉害了?”
“如果下个东西我不会,我就不聪明了?”
“如果我失败了,你是不是就不会夸我?”
这个时候,我们更加要注重的是传递过程和成长的信息,而要避免对智力和才能做出的评价,避免他们觉得我们并未关注他们付出的努力,而是为了他们的智力和才能感到骄傲的赞扬方式。
我们可以这样说:“你的进步,说明你反复阅读材料,画出重点,对自己测试的方法是奏效的。”
在书中提及到一项研究。在学生的数学课堂中加入了一些数学历史,即一些伟大数学家的故事。面对一半的学生,我们将这些数学家说成是天才,很容易就取得了数学方面的成就;对另外一半的学生,则将这些数学家说成是对数学充满激情的人,他们因此最终获得了重要的发现。
而造成两个不同结果的均因为我们的思维不同。前者为固定思维,后者为成长型思维。
什么是固定思维和成长型思维?
首先,让我们来看下固定型思维和成长型思维面对同一话题的不同对白:
“他从小就那么聪明,考上重点大学一点都不足为奇。而且他家经济实力雄厚,就算不努力下半辈子也不愁吃穿。我们普通人除了望尘莫及,感叹自己输在起跑线而别人生在了终点线之外,还能做什么?
他之所以取得那么好的成绩,一定和他的刻苦和努力分不开。哪怕有良好的家庭背景也只能说明那是他家祖辈的努力。虽然现在的我和他还有一定的差距,但相信通过努力我一定会变得越来越好。
不难看出,后者更能体现成长思维的睿智。除此之外,固定型思维与成长思维对天赋、能力和成就的理解还表现在以下方面:
1 遇到挑战和阻碍。固定思维者首先想到的是“我做不到”的逃避和自我放弃,而成长思维者则会想“说不定这是一个提升自我的契机”。
2 面对努力。固定思维者会认为“反正努力了不一定会成功,那我还努力干嘛?”的自我欺骗;相反,成长思维者则会坚信“就算这一次做不好,我也能为下次积累经验”。
3 对待外界评价。固定思维者会对他人赞美沾沾自喜,对批评则自动选择过滤“我不听,我不听”。但成长思维者却会保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以及“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谦虚。
4 面对天赋。成长思维认为“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就如智力研究权威专家罗伯特·斯滕伯格说的一样:“人类的某项专长并不是固定的先天能力决定的,而是通过有目的的锻炼而获得。”但固定思维却会固执地认为自己能力早已定型,拼命不如认命。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固定思维者往往为了让自己看起来很聪明,不在犯错时被外界贴上不良标签而更倾向于逃避挑战。对他们而言,他人的认可和世俗定义的成功就是他们渴望抵达的顶峰。相反的是,成长思维者却相信,即便此刻自己不是最好的,也可以全心投入并坚持下去;遭遇失败也更有复原力,而成就的获得不过是他们工作激情的副产品。
如何修炼自己的成长型思维呢?
我特意去网上看了看这本书,其中有一个故事是这样的:
妈妈带着5岁的布鲁斯第一次来到幼儿园。
到了幼儿园,布鲁斯抬头看了看墙上的画,对妈妈说:“这么难看的画是谁画的?”
一会,布鲁斯看到一个弄坏的玩具消防车,他把车捡起来,说:“是谁把消防车弄坏了?”
对于第一个问题妈妈的回答:“这幅画这么漂亮,你却说很难看,这很不好”。
对于第二个问题妈妈的回答:“谁弄坏的对你来说有什么区别吗?这里的人你一个都不认识。”
这样的回答,我们是否也是这样做的?身边是否也有这样的回答?
我们很多时候都没有解读到孩子问题后面的疑惑,而冒然给予了一个回答。
对于第一个问题老师回答到:“你不需要画出漂亮的画,只要你喜欢,你可以画不好看的画。”
对于第二个问题老师回答到:“玩具就是用来玩的,有时会被弄坏,这种事情经常发生。”
不是说老师的回答有多好,但是他下意识的回答比我们的好,那就值得我们学习。如何将自己的意识向老师靠拢呢?
1.改变自己对成功的认知。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德,不要将成功局限于一个狭窄的定义。那幅画难不难看,画的人喜欢就行。“能力不够,责任来凑”,一份强烈的责任感也可以让人脱颖而出。
2.区分外在的评价与内在的驱动。
如果在意别人的评价,当人赞美做得很好时,高兴;当人贬低时,放弃。自己的人生岂不是无法被自己掌控。只有内心对自己不断的认可,那才是持久不变的。
3.不轻视每个细小的进步。
女儿在学习手工的过程中,她剪纸的技术一直不好,所以我会不断鼓励她每一次少了一个顿口(因为停顿,下次再下剪刀的时候,就会出现一个明显的口子),她对于这个的积极性现在很高,还会边剪边说,我可以少一个顿口。
4.把能力培养看做发育期的小孩。
静待花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