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吃饭的时候,老婆问我今天有没有什么安排。我想了想后说:“昨天才把二老接过来,我吃过早饭后出去拜个年,就不在亲戚家吃饭了,回来陪咱家老人一起吃饭。”老婆问我去哪里的时候,我告诉他去我大姑家的表哥那里。
说起我那个表哥,是我亲姑姑家的儿子,比我大个六七岁。由于我姑父是个特别注重传统礼节的人,从小就教育我表哥各种传统礼节。比如倒酒时不能胳膊肘对着客人,比如向长者敬酒时,酒杯一定要比长者的酒杯要低一点,比如倒茶时一定不能倒满……,如果表哥有记不住的时候,我姑父就拿筷子敲我表哥的手。
表哥作为家中唯一的儿子,上面有四个姐姐,自然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得到了众多的关爱。但也因为小的时候礼节犯错,没少挨揍。这也养成了他特别注重礼节的习惯。由于我小的时候经常去姑姑家住下,和表哥关系很好,也受到姑父的影响,对一些传统礼节略知一二。
前几年我姑姑去世,姑父得了脑血栓病后,就随着表哥一起搬到了县城去住。从那开始我们几个叔伯兄弟每年过年都去拜年,但因为姑父的病怕乱,我们就开始不在表哥家里吃饭了。就这样一直到去年,我的姑父也去世了。
今年初四,表哥去我老家给他舅舅和舅母们(我的大爷大娘和我妈妈)拜年。我和弟弟陪同吃饭时,看到表哥虽然还是谈笑风生,不过能看得出他因为老人都不在了,他的心情还是比较低落的。
昨天我在电话中,问我大爷家哥哥,什么时候去我这个表哥家拜年时,大爷家哥哥表示他俩都比我表哥岁数大,没有表哥给表弟拜年的道理。我听后也没说别的,因为这个也确实是正理。我对老婆说:“咱大爷家大哥和二哥都说不去表哥家了,哥哥不给弟弟拜年也是有道理的,但他们也没说派儿子去呀,这么近的关系就这么断了吗?这样是不对的。”
老婆听后很平静地对我说:“他们不去,咱自己去,姑舅亲,辈辈亲,哪能是姑姑、姑父刚没就断道的啊”
我听完老婆说的话后,我自己去了表哥家,到了他楼下后,我给表哥打电话说:“我已经到楼下了,你在没在家?”表哥客气地对我说:“我在家,不过咱俩前天在老家刚见过面,你不用上这跑了”。
等会我上楼后,表哥热情的给我沏茶倒水。闲聊一会儿之后,我对表哥说:“哥,你是最懂礼的人。但你怎么能说出,前两天见过面了就不用我来的话?姑舅亲,辈辈亲,按古代传统咱们至少要走三代的。虽然现在与时俱进,很多孩子们已经不再遵守老礼节。我也是不会过多干涉下一代,可能也管不了下面的孩子。但是最起码咱哥俩这一辈儿必须要走下来吧。”
表哥听后一阵感叹,说:“是呀!现在孩子们都已经不懂那么多礼节了,我也试图去改变孩子的思想,不过确实不好弄呀。是咱真老了?还是落伍了?我也想不懂了。不过你今天这话还是叫我很有感触的。”说完笑了笑,给我又添了一杯茶,这时我能看得出,他说这个话的时候,他眼圈都有点湿润了。
我认为与时俱进没错,坚持老传统也没错,然而,如何将潮流与传统完美融合、融会贯通,才是最为关键的问题。可能我是杞人忧天,也可能是我想要完美,但我是真的希望好的传统不会被遗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