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自己一直是一个很懒的人,什么都懒得去做,也懒得去思考,但是懒人也羡慕别人的才华呀。
有句话说“成长是自己的事儿,如果让别人推着你成长,那还有什么意义呢?”
我想成长,但是又懒于成长。精读主题营就是推着你,让你成长的道路。所以,我就报名了精读主题营。
心路历程
在清单主题营结束后,我就觉得主题营没那么恐惧,等下次精读主题营的活动我还参加!
过了五月,心心念念牵挂的精读主题营也开始招募了,心里顿时有点退缩了,退缩的念头一闪而过,又害怕不参加而错失一次历练的机会。
记得当时我独自带着孩子去小广场玩了会儿,当时广场也没有人,让孩子自己玩,我认真的看了下招募内容,又看了一遍要选的书籍。心想,左右不过十天而已,还是报名吧。
然后,当天下午就向连长提交申请、转账,再把自己选的《微习惯》在微信读书上赶紧买好,并且看了序言部分。
关于打卡
跟上次参加的清单主题营一样,打卡尽量在早上完成,这样一天下来也没那么焦虑,不用专门去想着,我还没打卡呢……
要想早打卡,就要提前去写好。
提前写好,也不是提前一天写好,我是提前四五天就写好了第一天打卡的内容。
当我向连长申请报名后,就已经开始看书了,并且想着边看边写,只有提前写好,做好准备了,在打卡的当天才不会慌乱无措。
之所以提前这么早,就是怕到时候因为家里有事而耽误自己看书写文的时间。事实证明,提前真的有好处。
利用早起半小时的时间看书,下午有时间再写。虽然精读营没开始正式打卡,我却以正式打卡的节奏要求自己,一天必须写一篇500到800字的内容。
虽然打卡不是我们参加精读主题营的目的,我们的目的是读透一本好书。但是根据“先完成,再完美”的理念,我们只有先完成打卡,才能更轻松的去多看几遍书。从而才能更细致的发现和践行书中所说的道理。
就这样,一天一篇,在正式打卡前,我已经写好了5天的内容。即便家里有事,一天不写的情况下,也没有那么焦虑了。
关于写作
关于写的部分,我的文笔也不好,也没有那么多的灵感,生活中除了带孩子,相关的经历和阅历也非常少。
当看完一章或一小节时,有时间话就做笔记,没时间又没有灵感时,就概括一下书中的内容,用自己理解的意思写出来,不要大段的抄原话。
有时候也可以像我们平时写读书感悟一样,记录下对自己有触动的句子,写出感想,或是写出相关的经历。
这个也有点像RIA便签法。
R:阅读原文片段。
I:用自己的话复述。
A1:描写自己相关的经验和经历。
A2:以后我会怎么应用。
这样连贯的写下来就是一篇文章了,再加上自己的感想,或是相关的金句,500到800字不成问题。
意外惊喜
自从上次参加清单主题营后,就已经知道了一个连内有才华,写作好的人比比皆是,我感觉自己就是他们当中最不起眼的那个人,而且我看书少,与人接触少,就会形成自己脑袋里没有那么多值得输出的东西。
但是,这次真的是给我惊喜了,竟然获得了5月18日的今日优秀,实在是太难得了。
给我惊喜后,我心里是高兴的,但是继续写好的动力却没有,因为后面几天的打卡内容我都已经写好了。
这足以给我鼓励了,排长还让我在排内分享。但是我没有“干货”,也没有什么特长,所以写了七百多字的关于打卡写作的东西,用长图的形式发到排内群里了。
自己迈出第一步也是很高兴,最重要的还是得谢谢排长的邀请。
感谢大家
每一次的主题营中都少不了各个小组的付出,我虽然没有参与任何一个小组的工作,但我却能知道每一个小组的人,都是在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后,再写自己的读书感悟,再去为连内其他的人付出。
每晚的熄灯小哨兵,都要准时在连内熄灯。但那时我已经睡着了。
每位排长都要到十点的时候准备汇报成绩,我那个时候也已经睡下了。
每位班长,都要随时看看自己班内人员的完成情况,并且纪录时间。而我,估计不是在刷手机,就是陪着孩子玩,时间不固定,就算固定点,也用来看书写文了,虽然写得不好吧。
再一次感受到了每位小组的不容易,都是在牺牲自己的时间,来为他人提供便利。
我们排长@魅力船长也很辛苦,不断提醒排内人员打卡,还要给排内带来氛围,安排最佳人员分享,在精读营结束后,还有排内联欢活动,真是辛苦排长想出那么多的点子,换成是我,估计就是“你们打卡完成就行了”!
自己的不足
没有担任任何小组的志愿,每天评论CP打卡内容也没有完成。刚开始按照,一个亮点,一个收获,一个建议,来评论。后来发现,我根本没啥好建议,也想不出建议,然后我就不写了……
但是我的班长CP写作内容,总感觉越来越好,写得比我深刻,体会也比我深刻,实在不知道提啥建议,有时候就点了个赞。
想法太多,不如直接去做。时间放到了精读营上面,才能真真实实的写出自己的体会和感受。
愿我们都能找到有价值,值得付出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