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纪越大越感受不到年味,年味儿只在小时的回忆中。
那时,从腊月就开始了置办年货,捞豆腐,压粉条儿,燎猪头猪蹄,炸麻花,蒸馒头,蒸包子,炸油糕……
除夕那天,煮好一锅肉,换上新衣裳。中饭吃炸糕。父亲会出去玩两盘麻将。等到傍晚的时候,回来和我一起把花炮准备好,一起包饺子,晚餐吃点肉,边吃边看春节晚会。等到3点的时候,出去响炮接神神。响炮的时候,要烤烤旺火,寓意来年更旺。响完炮就进屋,拿出一副扑克牌来算卦,算算来年的运势。
初一早晨要迎喜神,每年的方向都不同,村里的人要聚在一个地方迎喜神。迎完喜神就要挨家挨户地串门,互相拜年,吃点零嘴。有的打几圈麻将。小孩子挣压岁钱。过了初三可以开始出远门,走走邻村的亲戚。这个亲戚那个亲戚走上多半个月。到正月十五,还要响炮。如果正月十五有下雪,就寓意来年是丰收年。
正月十五雪打灯。吃顿饺子,这个年就过掉了,就开始准备上学,大人们准备干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