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这个世界了解越深,就慢慢的发展到了喜欢那些大众看不上的不追随的“小众”圈子,我刚好挤进了门口看了一眼。首先挤入毛线圈,毛线好贵啊,织一件衣服合股织,一件衣服毛线的成本就要1000-2000不等;再加上手作的时间,恨不得种手,不过能体会手染线、手纺线的乐趣,编织的过程也很享受。
做毛线生意的大都是江浙沪的小资女,倒腾国外毛线,开个小店,开心的不行,彰显品味。我见过做生意最牛很少有的服务意识,都牛的不得了恨不得爱买不买不买滚那种态度的就是这些卖毛线的,有一个算一个。什么“毛线买不起超出你消费习惯就不要买啊,去买便宜的线啊,这么大岁数了还想不通,不能自洽吗?”什么“图解一个10块钱,快递只发顺丰18块。”都是如此云云的一些非常有脾气不差钱,精准营销的行家。
我基本要退圈了,一方面确实财力不支持了,再者觉的自己的美育很差没有创造性,只能模仿。然后织的又慢,囤了好多的线。还有一些小众的民族品牌,诺乐的涨价,都让我退出了这个小众门槛。45R、MDS、suzuki、偷袜子、arts、众多的日本手作都让我疲惫。我以前想颠覆南油市场,我现在一点儿也不想。特别疲惫。
还有,小众意味着稀缺,大家抢来抢去,持续的稳定的高收入才能持续的购买,这些不属于目前大锅饭的情况。
最近一个朋友找房子,说不能接受找村里的密集的地方,她工资很低,存款甚至不到1W,家里也不能帮衬,要是我妈肯定会说:“穷人长个富身子。”可人为什么不能在自己穷困潦倒的过程中追求这些呢?随意,人还是分高低贵贱的。非常喜欢《凡人歌》里把企业干倒了 买便宜衣服的女孩的价值观,男盆友清华咋了?好过那些张嘴闭嘴:“我老婆是博士”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