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自己的青春做主》这本书很让人失望。兴冲冲地从图书馆借出来,以为会豁然开朗,发现一片新大陆,结果却是到处似曾相识,穿上新鞋走了老路。
书中除了几个新鲜的案例之外,都是旧有的理论的拼盘。而且,第二部分“职业探索”中多数和“职业生涯”关系不大,且都是泛泛而谈的理论,特别像大学里学的一些大而无当的理论课,道理全是对的,然而并没有什么用。
我对职业生涯的认识也很肤浅,但是这本书没有带给我太多的新的认知。
按照我肤浅的理解,生涯规划应该包括三部分,一,自我认知;二,职业认知;三,自我和职业的匹配。
自我认知,我觉得这是最重要的方面,也是当今中学生最欠缺的。在高考单一分数评价的标准下,很多学生已经被压制了个性,在本应该充满希望和梦想的阶段,却满心迷茫,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更不知道如何去做。这不仅仅影响到未来的职业探索,即便是当下的学业,好多学生也是因为没有清晰的自我意识而随波逐流,甚至导致没有动力,迷失自己。
任何人都是自我决定的,任何人最终的动力都是自我实现。所以当我们一遍一遍地向学生强行灌输,你要对得起父母,你要不辜负老师,单靠外在的道德压力去驱使学生,学生会渐渐麻木甚至反感。因为十七八岁正是一个急着摆脱家庭,急着探索自己,急着证明自己的年龄,所以系统而稳健的“自我认知”教育不仅仅是生涯教育的需要,更是中学生内心的渴望。
但是我们在这方面探索很少。从学校层面来说,我们有时候希望学生整齐划一,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才好,因为那样好管理。但是,每个人注定生而独特,当人的独特性受到压制时,他就会以丧失活力作为代价。
无论是“性格探索”还是“兴趣挖掘”还是“多元智能”,都是很好的理论,因为它们尊重了人的多样性,承认了人的独特性。如果我们的学生对此有所认知,就不会强迫自己外向,就不会动不动就盲目地比较,就会少好多无端的自卑,沮丧,当学生学会了接纳自己,就会把更多的心理能量用在积极的心理建设方面,而不会因为见识短浅而怀疑自己甚至怀疑人生。
好在,现在的学生自我意识已经开始明晰,这是时代的进步。但是,我们的学校和老师往往不喜欢这一类个性鲜明的学生,认为他们不听话,难以驾驭。但是哪个言听计从的孩子会有大出息呢?
自我意识这块,我认为,学校首先要弘扬这种鼓励探索自我,张扬自我的氛围,(虽然这在实际操作中特别难),至少,我们做老师的,要学会尊重学生的过去,尊重他与众不同的个性,至少不去打击嘲笑他,至少不作恶。
其次,自我探索,完全可以放在心理课,或者班会课去进行。我们做工作习惯从外在动机去刺激学生,却很少触及他的软肋-他渴望被看见的,渴望实现的自我。
“当你知道去哪里时,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鼓励学生尝试比较成熟的心理测试,给他们机会自主学习,给他们机会团队合作,学生就会在一次次经历中去认识自己,明晰自己的目标,当他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时候,他的小宇宙会爆发强大的力量,这大概就是专家说的“教育不是灌输,是点燃”吧!
关于职业探索,囿于我个人狭隘的经历,我并不能给学生多少实际的指导。但是我们有很多资源可用。
最便利的莫过于网络。学生们接受新的知识如饥似渴,每次语文课上给学生们放《开讲啦》,面对各行各业的精英,学生们都是眼睛放光的。终日趴在一角课桌上,他们太渴望了解外面精彩的世界了,每一次对世界的新奇的发现,都是学生前行的动力和信心。媒体上的职场类节目,学生们完全可以接触,他们会在发现外部世界的基础上慢慢地去探索自己,当二者找到平衡点时,学生们就等于是插上了隐形的翅膀。
还有我们巨大的学生资源,每一届的毕业生,他们到了大二和大三,对自己的专业有了清晰的认知,完全可以把这些作为经验分享给迷茫的师哥师妹,可以是写文章,也可以是回校宣讲,也算是对母校的回馈,相信他们会很乐意这么做,只是我们没有人去组织,去发动。
新高考下的选课即将呼啸而来,在我们还没有准备好的时候。我想,学校在初级阶段根本不可能做到完全的多样化选课,只要能搭配几种套餐出来,就比之前的文理分科要好的多了。
关于走班,我的想象力被限制了,觉得很难。
生涯规划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也不应该是学校单方作战的事情,探索自我,认识世界,是每一个人终生的使命。如果学校愿意开展有关的活动,我致力于拿出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既为自我成长,也为学生发展,献出我的一点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