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冷暴力离我们远吗
暴力?我们现在离暴力很远了吧,暴力是战争、打架、破口大骂……那么是不是就这些呢?
如果是,咱们遵纪守法的普通人可谓非常幸运,如果你不主动惹事,你几乎碰不到什么暴力。但是且慢,再听听以下这些:
老公对老婆:“就你事多,你到底能不能快点啊!”
老婆对老公:“喝,喝,就知道喝,你喝死算了!”
老师对学生:“你笨死了,我怎么才能教会你呢!”
上级对下级:“你一天到晚迟到,是不是要我送你一个闹钟?”
怎么样,哪个听者不难受?情感和精神上的创伤,甚至比肉体的伤害更加令人痛苦。但这些内容我们陌生吗,指责、嘲讽、否定、说教、随意评价、贴标签、任意打断,无处不有,事实上我们就生存在这样一个痛苦的暴力世界中。
但幸运的是上帝送来了一位非暴力天使!他就是马歇尔·卢森堡博士。
02.是什么蒙蔽了爱
下面聊一聊身边朋友发生过的一件事情,运用卢森堡的非暴力沟通语言做些解析:
你有没有过那种时候,原本兴致勃勃的,一腔热情的跑去找你想见的人,本以为会给对方一个惊喜,想像他看到你的用心,也同样开心!因为半个小时前你们通过电话一切都还挺好的!
结果发现,你的心思他不但没有懂,还没空搭理你!面对你的失落感,他不但没有安慰,还自个忙活去了,留下你一脸茫然,漫无目的的游走!
虽然难过心酸,但你依然想在离开之前见他一面,于是你态度消极的发信息给他:跟我这个路人见一面吧,人都是见一面少一面....
他也来气的回了:什么叫见一面少一面,有时候真的搞不懂你在想什么?你的想法做法,有时候确实难以理解.....
你心里像被暴击了一百次一样,扎心了!原来在你心里的人一点都不懂你,不在乎你,不理解你!曾经的心意相通原来只是海市蜃楼,你还试图解释你的想法,想让他能理解你多一点....…
然而你的心情也已经跌到谷底,拔凉拔凉的感觉,得出的结论是:他不是你想见就能随时见的人.....或许你已经很想逃离这样的沟通相处模式,觉得能量已经耗到谷底了.....
于是你们又陷入了长达几个月的没有联系,没有交流,或许企图让彼此冷静下来,但你更希望看到彼此的反思,哪怕有一点点试图去改善冲突的努力,但你始终没有看到......
然而感情就这么一点点的淡了,你需要的不是一个关系,而是一个能允许对方表达,能看见你的感受的关系,如果关系里没有这两样,那么关系对你而言就是一种能量的耗竭。
马歇尔·卢森堡在非暴力沟通一书中写到:“我相信,人天生热爱生命,乐于互助。可是,究竟是什么,使我们难以体会到心中的爱,以致互相伤害?又是什么,让有些人即使在充满敌意的环境中,也能心存爱意?”
非暴力沟通(NVC Nonviolent Communication), 也被称作“爱的语言”,是借用圣雄甘地所指暴力消退后自然的爱—即“非暴力”。也许我们并不认为自己的谈话方式是“暴力”的,但我们的语言确实常常引发自己和他人的痛苦。
后来,作者发现了一种沟通方式,依照它来谈话和聆听,不再条件反射一般粗暴地对待他人和自己的感受和愿望,重塑我们对冲突的积极思维方式,打开爱和理解,增进人与人之间的联接,使得人们乐于互助。故称之为“非暴力沟通”。
我们难以避免来自周围的暴力言语,但是我们可以选择使用非暴力沟通不受伤害,促成双方理解。同时,我们也可以选择爱的言语取代像指责、嘲讽、否定、说教,随意评价等暴力言语。
非暴力沟通适用于各个层面的交流和各种环境,如家庭、学校、组织机构、谈判等。它有四个要素: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四者构成了非暴力沟通的重要模式。
我们运用非暴力沟通的模式来检讨下上述故事中沟通模式的情绪转化点,如果运用爱的语言应该会有不一样的效果。
1.当女主到了男主那车站附近并告诉他的时候,他如果能立马电话过去表示惊喜也很高兴她能来看他,并告诉她很不巧他刚好跟一个朋友约好有点事情要出去一下,就不能陪她去看海,但是可以给她十几分钟碰个面,然后再出去,下次再约个时间一起去海边走走.那么这样女主也不会有产生失落感,而是即见到他想见的人了,也会给予男生更多的理解,支持他的社交活动!下次有时间再聚也不迟,然后开心的回去了.
2.在男主忙着准备去见朋友的时候,忽视了女主一个人已下车到那附近一些时候了,也没有关心她在哪?吃过饭了没有?在女主漫无目的游走中感到失落,在她说出消极言语想在最后尝试下见个面的时候,其实她想说的是:“你忽视我了,我们应该珍惜人与人之间的每次见面,活在当下!”男主却没发现她的异样,不耐烦的说出对她的不理解的时候,如果男主能细心的在出门的时候多走段路过来跟她碰个面,然后结果也就会是互相理解,女主也就开心的回去了.
3.事发之后的那段时间,双方没有再有交流,没有去看见,去化解双方的分歧,男主冷漠的态度,女主的不安全感及逃避心理,也是使得连弥补隔膜的最后好时机都错过了,使得关系慢慢疏远.
有时候人与人之间的一点微妙情感,不管是亲情、友情还是爱情,总在这样一点点忽视与冷漠的冷处理中,在不对等的关系中消磨殆尽,或许你心里并不是这样想的,但是却不愿意去表达,去感受,去运用爱的语言去化解,去让不可能变成可能!去冰释前嫌!
所以有时候我们更欣赏那些热情洋溢,坦诚相见,懂得经营情感的朋友,让你的情感需求有被回应,被看见,日积月累也会化成地久天长的真挚情感!一种心意相通的默契!
03.结语
那么暴力是从哪儿来的呢?就是因为某些语言和表达方式虽致力于满足某种愿望,却忽视人的感受和需要,最终导致彼此的疏远和伤害。这称之为“异化的沟通方式”。
我们不是生而就是圣人,在生气时我们天然地就会埋怨、批评、指责、挖苦、嘲笑他人,有时候甚至将这个作为勇敢的标签,但你会发现如果这样,你就会把自己的生活给搞砸了。
但每个人如果都能够记住这个公式“我观察到……我感觉……是因为……我请求……”,自觉地在每个关键时刻都深吸一口气,然后套用这个公式,真诚地倾听、反馈,相信你会发现你的人生境界豁然开朗,这个看起来似乎并非高大上的工具,如果你能坚持“学而时习之”,就能达到孟子所言:“人皆可以为尧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