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想吃吸吸冻,因为我实在觉得这几块钱一斤的东西算是真正的“垃圾食品” 了,所以在他的一再闹腾下还是没有给他打开。小家伙给妈妈,妈妈也不让吃,索性开始大哭起来。我和麟妈两个人就在那看着他张着大嘴伤心地哭着。我告诉儿子:“想哭就哭一会吧,这个是不能吃的” 。
过了一会,我抱起他,儿子好似明白了哭是没有用的,趴在我肩膀上哭了一会就不再哭了。
孩子在他很小的时候,不能用言语来表达自己的情绪,所以会哭会笑。
哭,是孩子与生俱来的权利,没有谁可以剥夺。在他滑落母体的那一刻起,他离开了妈妈温暖舒适的子宫,四脚朝天没有依靠的感觉让他害怕惊慌,他开始大声的啼哭,来宣泄自己的不安……
在我们看来,所有的孩子都一样,开心了就笑,难过了就哭。我们总以为他们什么都不懂,只会哭,所以在孩子摔疼了,在他们得不到满足,在他们被吵醒,在他们没玩够的时候,他们会用哭来表达自己的情绪。而我们往往的做法却是抱起孩子,反复的告诉他,不要哭了,听话,不哭了,不能哭等等。如此一来,在孩子的心灵世界里,哭就成了不听话,不哭就是听话,疼了,不开心了都是不能哭的。
时间久了,孩子开始压抑着自己的情绪,他不会表述自己的内心,也不懂的找谁倾诉,只记得不可以哭。所以,慢慢的他不哭了,也不会来排解自己的情绪,等他长大以后,也同样不能掌控自己的情绪,性格就开始变得乖戾。一个没法控制自己情绪的人,将来也不会是一个理性的人。
孩子摔倒了,摔疼了,我们允许他用哭来表达自己的感受,我们可以鼓励他自己站起来,然后抱起他,让他安心的哭一会。哭过了,不良的情绪得以释放,他的心才是轻松愉快的,才能更健康的成长。
在孩子愤怒、伤心、恐惧的时候,他想发泄出来,我们只需做三件事。一问孩子“是不是很害怕 (愤怒、伤心等)?” 二说“害怕(愤怒、伤心等)你就哭一会吧 ” 三讲“爸爸(妈妈) 在这陪着你”
如此做的目的,一是通过问的方式,让孩子慢慢的了解并且认识自己的情绪。二是告诉孩子他可以用哭来表达自己的负面情绪。三是告诉他们我们可以陪着他抱着他,让孩子感觉到我们的爱。由此,他可以安心的释放自己的情绪,重新恢复平静和快乐。
孩子不会突然长大,一切都是点点滴滴的积累。如果一个人总是压抑着自己,情绪无法表达,时间久了会出大问题。同样的,一个能按自己的方式自由自主的调节自己情绪的孩子是幸福的,也是独立自由的,一个人情绪稳定了,才会去建立更好的道德秩序,才会成长为一个理性的人。
我们成年人的世界里似乎没有了哭的概念。我们怕丢面子,怕别人说这么大人了,还哭……所以,我们会活得很压抑,焦虑不安的情绪让人辗转难眠,头发掉了,黑眼圈出来了,人沧桑了。
孩子的世界里,没有什么不开心的事是不能用哭来解决的,如果不行,那就一直哭。哭完了,他会重新咯咯的笑,会重新快乐的玩耍。而我们似乎总把哭当成孩子的特权,却又自相矛盾的在孩子宣泄的时候告诉他们不能哭。
如果有一天,你的孩子不哭了,不管遇到什么事什么伤痛,他都冷着脸。你会不会觉得这样很可怕?一个不会哭的人,同样也不会去放声大笑。
当孩子无理取闹,或者宣泄自己情绪的时候,当他需要用哭来解决问题的时候,记住那三件事儿,告诉他,让他在爱的陪伴下去释放自己的不良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