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經意的一次對眼,就一直想讀懂你的眼神。
你是歡喜,是憂愁?
還是歲月流淌,你的內心已有了那份悽美的安詳。
那刺目的鎖鏈,也早把我我深深地牵入了你的世界。
隔著鏡頭,毫無線索,多麼冰冷的牽掛!
我只能在灰暗的色調裏,欣賞最亮眼的你的毛發;試圖在黑暗中,看到你搖晃的尾巴;在狹小的洞口和橫板上,找你成長的印記,證明那是讓你感到溫馨的家……我想找寻一切痕跡,证明你是快乐的。
可每當眼神和你相遇,我的滿懷信心就開始變得黯然。
也許正如他們所言,你覺得不自由,你覺得落寞,你心底有無盡的悲傷,只是不願意在這個世界關注你的時候,卑微地低著頭。
PS:
自古我們是農耕文明,狗不如牛來得實際,況且歷史上人民生活水平普遍低下,人都吃不飽,更別說養寵物。儒家文化對阿諛奉承、諂媚之人的態度,形象的構架在了狗對主人的忠誠之上。於是文學和俗語裏出了無數的詞語都是貶低狗的。更有《聊齋志異》中的《犬奸》寫把狗寫的有些猙獰。直至西方“狗是人類最忠誠的朋友”這一觀念的引入,狗的形象在中國人的心目中人才好起來。
生活中,有喜歡狗的人,也有厭惡狗的人。並不是愛狗的人都養狗了,也不是養狗的人都一定喜歡狗。可以老死不相往來,但請別互相傷害。養狗之人,就像家長帶孩子一樣,你可以養的人見人愛,也可以養出熊孩子。但無論別人喜歡你的狗與否,都是別人的自由和權利。人有善惡,狗通人性。
人獸不同類,相處卻同理。
相煎莫太急,相視莫相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