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 青岛晴
花了三个夜晚,终于看完这本《走过——蒯家墙门儿的故事》。最后合上书本的时候,已经接近第二天的凌晨,或许因为熬夜太深,也或许故事的结局令人叹息,总之,我失眠了,眼前总是浮现着一个人,她就是本书的主人公于春,也是作者赵苏苏的母亲。
于春,原名蒯应春,1917年出生在吴江黎里的蒯家。蒯姓是黎里八大姓之一,属名门望族。至今的黎里古镇依然有着以蒯姓命名的弄堂和居所,比如老蒯家弄、新蒯家弄、南蒯家弄、南栅蒯家墙门儿、蒯厅等等,也有慎余堂、树滋堂这样的堂号。关于黎里蒯家,它的荣辱沉浮,充满传奇色彩,被称为“一部黎里的红楼梦”。
黎里蒯家如何的荣辱沉浮,这里略表一些。明末,为避战乱,大明工部侍郎蒯祥一族的后裔一支从吴县香山迁入黎里。清乾隆朝起,蒯氏世代读书,是当地有名的书香门第,兴旺了两百多年,出了不少人物。如黎里蒯氏第六代蒯嘉珍,年纪轻轻就当上了广西明江的同知,他的妻子钱与龄,是著名的诗画家,尤工画梅,当代的《中国美术家人名词典》收有她的条目。
黎里蒯家传到蒯嘉珍的孙子蒯贺荪时,他已经是浙江省的按察使,相当于现在的省政法委书记,但是因为《杨乃武小白菜》的冤案昭雪,与此案有关的一大批官员受到朝廷处分,清廉一生、晚年失职的蒯贺荪忧心重重,又逢妻子儿子相继病逝,他在内外忧患中吐血身亡。这件事大大挫伤了这个家族后辈们的进取心,从此,黎里蒯氏一蹶不振。
1906年,蒯贺荪的曾孙蒯友韩与本镇姑娘黄文先结婚,他们就是蒯应春的父母。蒯应春是蒯友韩的第三个女儿,她的前面还有两个姐姐一个哥哥,后面也有两个弟弟一个妹妹,其中最小的弟弟过继给青浦金泽姨妈家,叫许崇德,后来成为我们著名的法学教授。
要说蒯应春的传奇,是从她三岁那年吃了肥肉引起一场重病开始的。那次,她上吐下泻发高烧,家里人请了郎中给她服了药,丝毫不起效果,奄奄一息中,父母抱着她去了罗汉寺求神拜佛,回家后吃了香灰,当晚就退烧,两天后,不吐不泻,奇迹般病愈了。从此,她不再吃肥肉。
应春高小毕业那年,蒯友韩家里已经没有钱供她升学,想到应春是个爱读书成绩又好的孩子,应春的父母把她提前许配给好友的儿子,作为童养媳让男方供她上学。心气很高的应春原本不同意,在哥哥姐姐的劝说下,答应这门亲事,供她上学。
在男方的资助下,应春考上了苏州振华女子学校初中部,毕业后又考上了国立南京女子中学高中部。期间,她接触到革命思想,成为南京女中思想最为新锐的女学生之一。
1936年12月,还在读高三的蒯应春与另外两位同学赶赴北平,加入抗日救亡运动第一线,从此告别亲人,离开家乡,踏上革命生涯。
大凡革命者都不用真名,蒯应春改名为于春。
1941年年底,于春与同是革命者的河北人赵纲结了婚。一年后,生了男孩,但因为抗日部队流动性大,不易带在身边,便寄养在农民家里。可惜才六个月就病死了。
逃婚,参加革命,出生入死,于春的经历充满坎坷崎岖。
新中国解放后,于春夫妇被组织安排到了北京,成为部级高干,他们又有了四个孩子,赵苏苏是其中一个。可惜,赵纲英年早逝,同样早逝的还有她的小儿子。
少年丧父,中年丧夫,老年丧子,人生的三大不幸,于春都经历了。
2011年11月10日深夜,于春因病去世。她的儿子赵苏苏在母亲病重期间的断断续续回忆中才知道外婆家在黎里,也从许崇德舅舅那里知道有关蒯家的历史。于是,他第一次来到黎里,进行实地回访。
此时,黎里外婆家已经没有人了。二舅在20岁那年客死他乡,大舅夫妇因为年轻时参加过国民党受过不平等待遇,后居住在同里;大姨在外地生活,二姨精神失常,外婆生前与小姨生活在浙江金华。金华成了她们的第二故乡。
作者赵苏苏早年曾在新华社工作,著有长篇小说《最后的玩家》,翻译了多部外国文学作品。写本文的时候,是以母亲生病后的现状,夹入记忆中的片段,来反映于春的传奇一生。
《走过——蒯家墙门儿的故事》是一部纪实性的小说,大部分情节都是真实的,为了引人入胜,才虚拟了传家宝《竹简》这条线,让它牵着全文,把零碎的片段贯穿一起。
关于蒯家,我以前只知道与杨乃武小白菜一案有关的蒯贺荪,还有他的祖父蒯嘉珍祖母钱与龄,更有树滋堂的诗词唱和、书画文墨。但慎余堂蒯家的故事以及蒯应春的传奇人生,还真是第一次听说。
看完本书,我突然很想去黎里,看看蒯家的树滋堂和慎余堂,或许还能发现些什么。